投稿|中一签亏一千,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破灭( 二 )


招股书还显示,格灵深瞳预计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6500万元-8000万元之间 。看起来,尽管归母净亏损较上一年1.02亿元有所收窄,但这并非来自于实际经营层面,而是年内要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有所减少所致 。
最后,是单一大客户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
整体上讲,格灵深瞳目前主攻的业务方向为以下三类: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以及商业零售产品及解决方案 。
第一大经营方向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方面,尽管目前客户数量众多,但发展不顺利 。一方面,包含安防设备、通信厂商、项目集成商、AI公司等在内的城市管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另一方面,格灵深瞳因技术不够成熟,无法满足下游繁杂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难以开展和复制规模经营 。
在智慧金融和商业零售两个领域,都出现了一家大客户支撑板块业务收入的现状,这样的客户结构使得公司经营的变数极大 。
智慧金融领域,格灵深瞳的单一大客户是农业银行,至去年9月,公司与农业银行采购协议已到期,能否续约不能确定;
商业零售领域,作为该业务板块的单一大客户,中国石化也从去年上半年开始逐步减少了对格灵深瞳的服务采购,这使其营收大幅萎缩 。
“尽管IPO过会已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监管认可,也让格灵深瞳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无法否认的是,资本市场始终更注重的是一家企业的‘造血’能力,而非‘补血’ 。积极推进商业化,这才是上市公司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
缩水常见,万亿缩水不常见关键财务数据拉跨,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市值的缩水,破发也就成为必然了 。然而,资本市场上估值缩水常有,但像格灵深瞳这样,缩得只剩下渣渣的的情况却不常有 。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豹变》,通常来看,拟上市企业估值缩水,大多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这些因素可以分为赛道、同业、市场情绪三个层面:
首先从赛道层面来看,据企名片Pro数据,从2011年10月至今的10年中,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169亿元人民币融资,97%发生在2017年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 Go击败当时的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之后 。
但随着资本逐步恢复冷静,AI企业也开始褪去光环,从资本宠儿成为如今的“烫手山芋”,估值畸高的质疑更是使得企业融资遇冷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更是曾直言道,“不少AI公司割了投资人的韭菜”,外部环境下的赛道“退热”,决定了从业企业的“退热” 。
同业层面,格灵深瞳虽然与“AI四小龙”基本同时入局,但公司在过去近十年发展中,并未聚焦和深耕某一细分领域,而是不断调整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且至今也没有在试错中锚定一个领域 。在AI这条大赛道中已失去“先发优势”,这也是格灵深瞳“行业掉队者”的由来 。
对于持续烧钱的AI赛道,保持融资通畅是企业存亡的关键 。对于持续亏损、现金流一直为负的格灵深瞳来说,自然也是要谋求更多的融资渠道,上市成为一条通道 。
只不过,想要让投资人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格灵深瞳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财务数据,有实质的发展前景,去撩动投资人的热情 。然而,当格灵“童话”破灭后,只有面对残酷的现实 。
“尽管AI企业估值缩水属于正常现象,但像格灵深瞳这种达到三个数量级的情况确实极为罕见,这确实让人十分瞠目”,该投行人士表示,“这应该跟此前吹得牛太狠也有关系,一些初创企业为了造势,会在融资前炒作一下自身的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