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一签亏一千,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破灭


投稿|中一签亏一千,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破灭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豹变,作者 | 王么么,编辑 | 张子睿
奇迹没有出现 。
3月17日,登陆科创板的格灵深瞳开盘就破发,虽然在盘中一度勉强翻红,但最终收于37.46元,下跌5.14%,打新中签的股民“中一签亏一千” 。
按照收盘价,格灵深瞳的市值不足70亿元,与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商汤科技1700亿市值(以3月17日收盘价为基准)对比,相差甚远 。
虽然名气、市值都不如商汤为代表的“AI四小龙”,但格灵深瞳也曾拥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4年,一则《对不起,我们只爱牛人》招聘信息上称,投资人徐小平和沈南鹏就格灵深瞳未来市值应该是1000亿美元还是5000亿美元展开过激烈争论,最后妥协在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这个“中间数”,一时之间,在行业传为“佳话” 。
8年的时间,从1.9万亿缩水到70亿,背靠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策源创投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的格灵深瞳,真可谓“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是当时吹得牛太大?还是人工智能这条赛道的虚火散去?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是如何破灭的?
AI赛道,绕不开的盈利“魔咒”作为国内计算机视觉行业和算法技术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格灵深瞳于2013年正式创立,与“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2014年)、旷视科技(2011年)、云从科技(2015年)、依图科技(2012年)基本同一时段入局 。
虽然AI的荣光今不如昔,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AI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细分领域 。在业务开展上集中在对话式AI/智能客服、自动驾驶、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医疗影像、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当中 。
最近一年多,AI企业也开启了一波“上市潮” 。除了商汤科技、格灵深瞳之外,AI医疗影像的鹰瞳科技等企业陆续登陆了资本市场 。
不管上市前概念吹得有多响,资本故事讲得有多好,一旦上市,其最基本的职责还是要回报股东,帮股东赚钱,那势必离不开资本角度的考量 。
营业收入、营收增速以及盈利情况,是二级市场评估一个上市公司“底色”最直接的标尺,但就目前来看,但格灵深瞳的这几个关键财务指标都不好看,或者说有些难看 。
首先,是营业收入的“不举” 。
投稿|中一签亏一千,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破灭
文章图片

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份,格灵深瞳的营业收入录得5196.35万元、7121.07万元、2.43亿元和7218.80万元 。作为一个高成长的行业,格灵深瞳在营业收入方面的表现,除了2020年增长比较迅猛外,其他年份并未出现出与之匹配的增长态势 。
根据招股书,公司预测2021年全年营收将在2.7亿元-3.1亿元区间,倘若达标,年营收增长也不过10几个百分点 。
其次,是绕不开的盈利困局 。
投稿|中一签亏一千,万亿估值的格灵「童话」破灭
文章图片

根据招股书,公司预测2021全年净亏损在6800万元-8300万元之间,而2020年公司全年净亏损在7786.92万元 。也就是说,2021年,格灵深瞳依然无法实现盈利,同时更有可能出现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