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肯德基,中概股,和「阶段性时代产物」

投稿|肯德基,中概股,和「阶段性时代产物」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降噪NoNoise,作者|丘桃
01、时髦北京的网红餐馆鼻祖其实是肯德基 。
1987年,一家「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在前门大街开业,餐馆有3层楼高,设有500个座位,是全球最大的肯德基门店 。出席剪彩仪式的嘉宾包括美国驻华大使和北京市的相关领导 。下午6点多,11月的北京已经寒风料峭,但排队的长龙还得靠警察维持秩序 。
投稿|肯德基,中概股,和「阶段性时代产物」
文章图片

吮指原味鸡是当家产品,在北京,它与本土品牌「五星啤酒」组成了新 CP 。店里最受欢迎的套餐售价7.3元 。当年北京市民的月平均工资是 139 元——够买19份套餐 。
肯德基成为网红的原因很简单:洋气 。
它是美国文化的符号 。按照当时北京餐饮界人士的说法,这家门店堪比二星级饭店的水平 。除了炸鸡的美味,还有北京市属媒体感慨,「肯德基的厕所比我们的餐厅还干净」 。开业前三个月,门店平均日销售额达到4万多,销量位居全球770家连锁店之首 。
在肯德基前门店当服务员,也是当年的好工作 。有员工第一个拿到了260块的工资 。不过进来也不容易,比如最基本的身高,男性服务员需要175以上,女性服务员需要165以上 。这套标准后来沿用到各地的肯德基门店,在杭州,一位前来求职的马姓青年就因为形象问题被拒之门外 。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回到1987年,肯德基前门店的体面里,投射着人们在国门开放的早期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向往 。时髦的年轻人会选择来这里约会,每到周日,还有人在三楼举办婚礼 。
浸润在西方新鲜文化里的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 。
这是多方人士努力的结果 。中美在1972年建交,但经济领域的深入合作,在80年代才真正开始 。
美国的餐饮巨头百事公司在1983年收购肯德基之后,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进入中国市场 。百事尝到过甜头,1981年,百事公司在深圳建立了百事可乐罐瓶厂,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创始人简道尔也因此被总设计师会见 。
中美之间的贸易也开始频繁起来 。到1988年1月里根总统卸任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25% 。一年后,老布什上任,1个月就到访北京,成为史上访华最快的美国总统,还通过电视屏幕向中国民众发表了讲话 。
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亲密,也带来了更加密切的文化交流 。
1990年,上海电视台引入了《成长的烦恼》,接着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放,成为中国观众最早接触的美国情景喜剧 。还有更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抓住这个趋势,北大教师俞敏洪在1993年辞职后创办了新东方学校,为后来的电影《中国式合伙人》提供了故事原型 。
同年,《北京人在纽约》火遍了大江南北 。这是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国产电视剧 。多年之后,很多人已经忘记具体剧情,但那句话却流传了下来: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
对于1992年的华晨公司来说,纽约更像是天堂 。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公司通过海外注册的方式,于1992年10月9日登陆纽交所,被称为「社会主义第一股」 。尽管华晨后来的处境不算好,但它当时的创举,相当于为后来无数需要融资的公司推开了一扇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