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还记得威马吗?

文 | 懂懂笔记
投稿|还记得威马吗?
文章图片

趁着油价跑步进入“9元时代”,沈晖也学起了李斌质疑用户“为什么还要买油车”的样子,喊话用户购买电车——并给出“开电车一年可以省四个LV或爱马仕入门款包包”的理由 。
如果这句话真是沈晖本人有感而发,那他肯定没有考虑到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比那低得可怜的保值率,以及老车主更换动力电池背后的成本 。如果是威马运营部门的动作,那他们大概是希望像李斌和李想那样,通过沈晖个人IP发表一些有争议的言论,来博取用户和市场的关注 。
但从效果来看,传统主机厂出身的沈晖,与李斌、李想这些互联网背景的人在舆论引导上相比,显然要略微弱了一些 。
相较于“蔚小理”这三家互联网背景的企业已经站稳国内新造车第一阵营,曾经在时间节点上和它们齐头并进的威马,似乎有些淡出公众的视野 。虽然威马并不甘心,但终端销量、市场声量这些数字不会骗人 。这对于曾拥有良好开局的威马而言,究竟是暂时之困,还是进退两难?
十万辆的造车梦投稿|还记得威马吗?
文章图片

对于造车这件事,业内有个普遍的共识:主机厂想要做到盈亏平衡,一年的产销量要达到10万辆 。传统主机厂出身的沈晖,对于10万这个数字同样非常敏感,早在2017年9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汽车市场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一个新造车企业年销10万辆才可以活得比较好,威马在两、三年内肯定能达到这个数字 。
不过如今4年多时间过去,威马的年销量并没有达到这个“三年既定目标”的一半 。根据威马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威马全年累计交付新车44157辆 。这个数字不仅被头部的蔚小理拉开了一个身位(这三家同期交付量均超过90000辆),甚至还要低于起步更晚的哪吒汽车(69674辆) 。
如果年销量10万辆才能活得不错,那么一年只卖出4.5万辆的车企会是怎样的境况?
时间拨回被视作新造车势力诞生元年同时也是威马正式成立的2015年 。彼时,蔚来、小鹏刚刚成立一年,李想的理想则刚刚诞生 。
作为起步时间很早的新造车企业之一,威马是一众新造车企业中最先拥有自主生产基地和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 。可以说,这个起步有着较大的优势:威马在2018年就实现量产交付,与蔚来、小鹏这些同期靠代工实现初步量产交付的企业不同,不到3年威马就实现了自有工厂建设及量产 。
在那个所有新造车玩家都在拼量产的蛮荒时代,拥有先发优势和自建工厂的威马站稳了第一阵营 。据相关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所有新造车势力中威马的交付量为15355台,仅次于蔚来的17395台,位列所有新造车势力中的第二位 。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这个领跑优势并未继续发扬下去 。
从2018年实现量产至今,威马的排面车型依然是最初的那款EX5,后续一系列新车型并未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 。可能沈晖依然像当年在微博隔空喊话王兴时充满了信心,但威马确实离“蔚小理”越来越远了 。
无缘IPO的资本宠儿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说威马就真的“掉队”了,至少投资机构不这么认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