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当工厂不再年轻

投稿|当工厂不再年轻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惊蛰研究所,作者 | 雨谷
陕西汉中,一间曾经拥有200名工人的包装厂,如今只剩下30几名工人,她们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 。包装厂老板的儿子——长远告诉惊蛰研究所,这间当地规模第二大的工厂,已经有10年没有招到40岁以下的工人,“因为壮劳力外出打工,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只剩下留守的大龄妇女 。” 
是什么导致年轻人逃离工厂?制造业能否再给年轻人一个进厂打工的理由?当失去了年轻人的工厂变得不再年轻,年轻人逃离的背后,不只是选择的问题 。
没有厂妹,只剩厂妈在陕西汉中千里之外的广东,已经50岁的夏阿姨,每天都会准时走上流水线,在8小时里重复地为眼前的产品包装贴上标签,而这样的工作她已经坚持了10年 。
夏阿姨所在的工厂,主要生产一种常见的塑料挂钩,因为工艺上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所以对应聘工人的要求非常低 。“当初我问招工要求是什么,人家说有手就行,我来以后发现真的是这样 。”据夏阿姨介绍,她所在的产线一般5个人一组,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给已经制作好的产品贴上标签 。不过就是这样一件看上去格外简单的工作,也有近2年没有招到足够的工人来填满流水线上的工位 。夏阿姨还发现,工厂里的年轻面孔已经越来越少,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和她年纪相仿的老姐妹们 。
“最早的时候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年轻女孩来我们这里当‘厂妹’,但是前几年就已经看不到年轻人了 。现在光剩下我们这些‘厂妈’了 。”夏阿姨说,因为工作简单、收入稳定,一开始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愿意进厂做工,但是过了半年到一年之后,很多人就不来了 。至于离开的原因,“有的是嫌钱少,有的是觉得工作太枯燥 。”
夏阿姨透露,10年前她进厂的时候,基本工资只有1100元,每天8小时之外还可以加班拿到每小时18元的加班费,一个月算下来到手工资最少也有3000元 。当时这个薪资水平,比在老家饭店端盘子、洗碗要高得多 。“而且那个时候租房也便宜,只需要300到500块就可以租到一个单间,去掉吃喝生活费,一年下来攒个两三万块钱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现在的生活压力明显更大一些 。”
在过去10年里,夏阿姨的基本工资从1100元涨到2200元,加班费也变成每小时20元,综合下来平均月收入达到了4500元左右 。工资虽然比以前多了,但涨幅有限,更现实的是生活成本也上涨了不少 。“现在租一个十几平米的单间最少要1300块钱,物价也比以前高了不少,确实没以前好过了 。”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有不少年轻人会选择进电子厂打工,不仅包吃住,基本工资加上加班费一个月到手也有6000元到8000元 。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更频繁地加班,以及牺牲更多的自由 。
惊蛰研究所了解到,出于安全和效率的考虑,大多数电子厂会要求工人严禁将手机带到流水线上,而除了中午有半小时可以吃饭休息外,其余的时间基本都要待在流水线上进行重复的工作 。对此,长远表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以效率为目标创造出了流水线,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很难接受这样枯燥的工作方式,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拒绝进厂的首要原因 。
夏阿姨称,自己曾将亲戚家的小孩带到广东,但对方进了电子厂不到半年就辞职不干了 。“说是厂里面管得太严,上班收手机、上厕所要打报告 。本来就是单休,还经常要加班 。每个月也能拿到8000多,但是除了在流水线上工作,都没时间花钱 。”夏阿姨说,现在能够老老实实打工赚钱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比起赚钱,他们好像更在意享受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