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概股崩溃启示录

投稿|中概股崩溃启示录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锦缎
2021年2月17(正月初六),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投资者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行情如火如荼的中概股,已行至阶段顶点,接下来十三个月将迎来崩溃 。
在外部,川大都统签署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逐步推进带来退市风险;在内部,互联网等新经济公司增长中枢下移,业绩不及预期 。于是,105家主要中概股公司在十三个月的时间里,最高跌幅中位数达到87.5% 。
阿里巴巴、滴滴、贝壳、B站、叮咚买菜、声网、涂鸦智能、新氧等一批各自行业的龙头或头部公司,清一色的下跌百分之八九十 。
当市场的钟摆冲向极端情绪那一侧,即是至暗时刻到来,也同样开启回归常态的进程 。时至今日,我们认为中概股已经进入灾后重建时期,博弈不会停止,新世界也正在重新建造 。
值得思考的是,崩溃到底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01 中概股2021崩溃记录2021年2月至今,是中概股投资者不堪回首的一年多时间 。
以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为例,2021年2月17日至今年3月15日,指数从4533.41下滑到1348.32,跌幅为70%!其它指数、ETF大致也是这副光景 。
投稿|中概股崩溃启示录
文章图片

图: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来源:wind
股价崩溃自有原因——外因是《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不断推进,内因是整体增长中枢的下移 。
2020年12月18日,“川大都统”正式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 。此法令规定,若外国公司连续3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简单来说就是3年不交审计底稿就得退市,但一些包含公众数据的公司,因为国家安全的缘故根本无法提交审计底稿 。
随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断推进,中概股下跌不停 。
  • 2021年度3月24日SEC公布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
  • 7月30日消息称SEC停止处理中国在美上市和其它证券销售的注册 。
  • 8月16日SEC称暂时暂停中国公司使用VIE架构赴美上市,三年内不公开审计信息将退市 。
  • 12月2日,SEC通过修正案确定法案实施规则,要求在美上市外国公司遵守美国审计标准,否则将退市 。
  • 2022年3月10日,SEC将5家公司列入暂停清单,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 。
到底有多难受呢,看看当时B站(NASDAQ:BILI)的“脚踝斩”的表现,也许你能感同身受,其股价从最高157.66美元下挫至最低14.93美元,跌幅91% 。
投稿|中概股崩溃启示录
文章图片

图:B站股价,来源:wind
中概股也曾抵抗过,并不是说第一时间就躺平 。
具体而言,川大都统签署法令之后的2个月,中概股互联网公司加速上扬,发起最后的主升浪 。那时的逻辑是2020年疫情期间互联网公司的业绩(用户和ARPU增量)实在太好 。
但等到2021年,疫情从全面席卷变为各地时有反复,从整体走向局部,不可抗力带来的增长终究无法持续 。与此同时,中国网民用户渗透率见顶使得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增长中枢开始下移,2021年互联网公司的增长每况愈下,外部内部问题叠加,中概股一波又一波下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