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为什么米哈游能有“米卫兵”

投稿|为什么米哈游能有“米卫兵”
文章图片

文 | 游戏披萨,作者 | 但丁的方舟,编辑 | 赵普通
游戏公司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不算新鲜事 。
拥戴任天堂的玩家会被称作“任豚”,索尼忠粉被称为“索狗”……显而易见,这些称谓一般带有侮辱意味,用来指代那些会为公司及旗下游戏无脑声援的极端粉丝 。只是被骂得多了,也不乏玩家用它们来自嘲,来表达自己对游戏公司的喜爱 。 
但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海外巨头身上,国内游戏厂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并不拥有专属的、有规模的粉丝群体 。 
米哈游是个例外 。拥护这家公司的狂热粉丝被戏称为“米卫兵”,且这个词语的使用语境,同样有过从外界斥责到玩家自我调侃的变化过程 。反感“米卫兵”的玩家编出过《立体防御理论》等“语录”,来嘲讽粉丝们在维护心爱游戏时的双标表现,面对层层扣来的帽子,“米卫兵”则做出过“谢谢,我很喜欢”等表情包,来表达消解污名、懒得争论的态度 。
抛开种种骂战和玩梗,米哈游拥有一批忠实度很高的玩家粉丝是确定的事实 。近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指导发起了“2021十大年度国家IP评选”,所有网友可在某承办机构的app上参与投票,游戏领域里,票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原神》《崩坏学园3》和《未定事件簿》,均为米哈游出品游戏 。其中《原神》的票数目前已超过137万,腾讯的《和平精英》44万排在4,日活一亿的《王者荣耀》只有15万票,排在第7 。 
一项评选的票数多少,并不代表IP的商业能力,而是粉丝群体“战斗力”的直观体现 。按SensorTower发布的中国手游发行商2月全球收入排行榜,腾讯和网易依然占据前两席,米哈游排在第3 。而在手游收入估算排行榜上,腾讯有9款游戏进入Top 20,网易有6款,米哈游只有《原神》 。 
在受玩家拥戴这件事上,米哈游显然享有与其玩家总数、游戏数量和游戏收入不匹配的高地位,这背后必然体现着这家公司的某种独特性 。 
进击的“米卫兵” 米哈游的公司slogan是“技术宅拯救世界”,创立之初,它的确不乏理想主义色彩 。2011年刘伟和另两位同学蔡浩宇、罗宇皓从上海交大毕业,创业启动资金是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提供的10万元无息贷款,办公场地则是一间50平米、使用权限仅半年的办公室 。 
三人做出的第一款独立游戏是《Fly Me 2 The Moon》,致敬《EVA》TV版的片尾曲 。同年年底米哈游拿到天使轮融资100万元,随后推出《崩坏学园1》,这款游戏也没有取得市场成功 。当时二次元还处在“圈地自萌”状态,只是种小众的亚文化载体,刘伟曾在采访中表示创业更多是因为热爱而非野心,“就服务这样一群用户也挺好的 。”
投稿|为什么米哈游能有“米卫兵”
文章图片

“为爱发电”往往意味着更多辛苦,三人给自己开的月薪只有4000元,是同届同学里最低的 。那个时期唯一能和“粉丝”扯上联系的,也只有刘伟个人在玩家心中的良好形象,为了宣推游戏他当过一年“客服娘”,也热衷去各个游戏社区和玩家持续互动,渐渐得到了一个亲切称呼“大伟哥” 。不过这反倒是公司体量太小的侧面体现,“除了美术原画,其他所有工种我几乎都做过 。”刘伟曾回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