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谁是中国的英飞凌?( 四 )


文章图片

国内功率半导体上市公司一览,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如果再结合产业链配套以及非上市公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国内的功率半导体已经完整地覆盖了从晶圆制造、设计到模块封测的全部环节,还有不少公司比如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士兰微等等是IDM (即全产业链一体化的)  。
根据我们的跟踪研究,当前作为产业链整体来说,国内功率半导体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水平 。技术壁垒相对低的产品比如二极管、晶闸管、中低压MOSFET都基本上完成了对外资品牌的替代,IGBT基本上能够对标英飞凌4-5代的产品水平,华虹半导体也成功突破了在12寸线上制造功率半导体的难题 。
仍然以车用的IGBT为例,越来越多的功率企业通过了车规级认证,比如斯达半导、中车时代电气、士兰微、比亚迪半导等等 。只要产能和技术不掉队,这几年在车用领域,国产化率将直奔50%,可能英飞凌一家独大的日子将所剩不多了 。
投稿|谁是中国的英飞凌?
文章图片

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汇总,资料来源@国元证券

  • 流派云集的华山比武
中国功率半导体显然已进入了从10到100的阶段,我们对于这个细分领域的成功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因此相信产业链将精彩纷呈,未来值得持续跟踪 。
天下苦英飞凌久矣,我们看到各流派都在发起冲锋,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将国内这1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划分 。
根据核心技术的来源,可以简单分为海归派和本土派:
(1)“海归派”
这类公司要么核心创始人来自海外,要么资产来自海外,这样能够确保早期技术能够突破,算是走了捷径,逐渐已经成为国内的中坚力量 。
包括斯达半导 (董事长沈华曾在英飞凌工作) 、中车时代电气 (技术来自收购英国丹尼克斯) 、闻泰科技 (技术来自收购安世半导体) 、东微半导体 (核心创始人龚轶和王鹏飞都曾在英飞凌工作)  。
(2)“本土派”
经过20年的发展,本土公司也通过埋头苦干,生长出不少优秀的公司,虽然技术研发的过程筚路蓝缕,但是积淀下来扎实的公司文化,也保障了技术的自主性 。
其中最为行业内津津乐道的就是有“七君子”故事的士兰微,其他代表公司还有捷捷微电、华润微、宏微科技等 。
根据产能的来源,可以简单分为死磕派和突击派:
(1)“死磕派”
半导体产能的投资耗资大、周期长,且不确定性非常高,因此历史上愿意投资功率半导体产能的都是少数,都经历过不小的亏损 。包括有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半导体和士兰微 。
好在这些公司已经都完成扭亏或者即将扭亏,过去产能是累赘压制财务报表,而未来将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
(2)“突击派”
产能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的早期,如果没有产能的束缚,公司能够跑得更快,能够快速的抢占市场,实现轻步兵的极限穿插战术 。这种代表公司就有斯达半导、东微半导、宏微科技等 。
  • 谁是中国的英飞凌
行文至此,投资者不禁要问:行了别说了,道理我都懂,那到底哪家公司最有看头?
由于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具备不错的竞争实力,显然这不是一个从0到1的行业,仅仅讲梦想是不行的,而必须要落实到能够量化且动态跟踪的维度上,我们认为投资人应该综合比较以下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