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五月天:一个乐队的25年和437场演唱会( 五 )


阿信在2004年蔡康永主持的《真情指数》里,比较隐晦地提到过商业回报率给五月天带来的压力 。“很多人在期待我们做些什么,可能为了所谓的公司年终奖金或者什么,当然也想要为爸妈、为自己多存一点钱,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很多现实的东西会跑进来 。”
后来的他已经很少提到类似的话,但当时的他说,“我们五个会很用力地把那些东西用手臂撑着,把它们挡在音乐的外头 。”
维持一些永远不改变的事如果说唱片是五月天第一个十年的重要成果,那么,演唱会应该是他们在第二个十年最突出的成绩 。2012年之后,五月天只发行了《自传》一张录音室专辑,其他都是演唱会精选集或单曲 。
唱片行业日薄西山,但五月天的演唱会版图还在持续扩张 。多次担任五月天演唱会总导演的周佑洋评价五月天是一支“很爱创造纪录”的乐队 。在这几年间,他们推出了全球首部4DX演唱会电影《5月天诺亚方舟》,成为第一组在美国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和日本武道馆开唱的华人乐团,也是首次在香港红磡开唱的台湾乐团,
投稿|五月天:一个乐队的25年和437场演唱会
文章图片

在不断刷新的演唱会场数背后,是越来越多忠诚的歌迷 。玛莎曾经提到,“一个好的演唱会,它就是一个布道大会,所有人都是你的信徒 。”
演唱会版本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这是五月天即使不发片,也依然能获得如此多关注的原因 。为了符合演唱会的主题,几乎每首歌都要进行重新编曲,来符合当时的情绪 。而在将演出作为重心之后,五月天的演唱会在舞台和灯光设计等方面都投入了更多精力 。
而五月天演唱会的魅力,也在一次次积累的经验中被不断放大 。知名乐评人叶云平曾经评价五月天的演唱会是一件“精确的工艺品”,他们非常懂得怎样跟现场观众互动,对歌迷的心理也掌握得更驾轻就熟 。什么时候该走心,怎样才能让大家感动,留下什么回忆最深刻,这些问题都有了所谓的“标准答案” 。不过,这似乎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够“真诚”,而更像是在被设置好的程序内,自由生长的情感 。周佑洋曾经提到:“在五月天的演唱会上,观众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东西所感动,虽然那些都是早已经设定好要感动他们的方式,但我们又会因为他们感动而感动 。”
除了阿信越来越熟练的talking环节之外,“仪式感”也构成了五月天塑造演唱会精神的重要部分 。如果将五月天演唱会的主题拉开来看,会发现一些贯穿始终的仪式感,它们大多数由地标来记录 。
每次在台北市立体育场演出时,五月天都会提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开演唱会的地方,也是“天空之城”复出演唱会的场馆,每一次回到这里,都会和过去的五月天形成穿越时间的链接 。
产生这样链接的地标还有大安森林公园和台北西门町 。成军20周年的纪念演唱会就选在1997年“野台开唱”的大安森林公园,西门町则是1999年五月天出道以来的首场公开演出“占领西门町”和2003年复出的第一场签唱会的地点,在2016年《自传》发行时的专辑首唱会上完成了“时空回溯” 。
与其说五月天在通过演唱会来制造情怀,不如说他们是在创造一种回忆,五月天和他们的歌迷靠这些回忆连结,歌迷之间也同样如此 。蔡康永曾经用“共享”来定义演唱会的特殊性,“你要跟很多具备你同样特质的人,在同一个场所里面一起去感受那个气氛,相信同一件事情,宣泄同一种感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