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巨潮WAVE,作者 | 刘勇,编辑 | 杨旭然
2017年,知乎上有人抛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冥想在中国不流行?
提问者说,冥想也是运动啊,跟去健身房没什么差别,一个是塑体,一个是休脑 。健身属于有氧运动是让身体保持它的机能,冥想是大脑恢复能量的运动 。
在那之前,“冥想”这种类似于宗教“禅修”“打坐”的心理修养模式已经在西方风靡 。而在中国,它还是新生事物,与这个提问类似的话题普遍应者寥寥 。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压力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抗普遍性的社会焦虑,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而与之相对,与此相对应的、面向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源配置却极其有限,相关行业只能称得上是刚刚起步 。
根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数据,超过7成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同时另有统计称,中国青少年人群以及35至44岁年龄段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抑郁症多发 。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工作中感受到身心俱疲,以至于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后,会寻求如何解决问题?是通过消遣娱乐,还是“收拾心情”直面自我?是寻求自我调节,还是求助他人甚至专业心理医生?
在欧美市场中,冥想已经被证实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对于对抗焦虑有所裨益的“运动” 。相比心理医生的治疗,也显得更加平易和广泛适用 。近十年来,“冥想”正在以文化和产业的双重身份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心理健康市场的组成部分,被一些人所接纳 。
01 中国市场,玩家就位
市场规模虽然还不大,但头部APP已经占好位置了 。
2016年2月16日,“潮汐”APP1.0版上线 。几乎与“潮汐”同时,西安一家名为西安纳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2月22日推出了类似产品“NOW冥想” 。二者相差仅6天 。
NOW冥想官网介绍,这款APP能够面向使用者提供心理健康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截至2018年12月用户规模突破200万,每日总收听时长超过260亿分钟 。
类似的冥想APP普遍具有很多相似点 。不仅仅是成立时间,其产品、内容等都有很多相似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行业正处在发展的起点,并没有太多相关的产品经验(尤其是中国化的冥想),另外,这也是中国泛心理经济这一新兴潮流的基本“雏形”的缩影 。
当然,新兴的产品也有着不同的“性格” 。
潮汐APP界面似乎带有豆瓣社区的基因,充满“文青”气质 。因其完全无广告的简洁小清新、操作简单易上手,至今已获得数千万级的下载量,其中华为应用商城数据为3620万 。
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文章图片

潮汐APP的界面
它从创立之初便宣称要人们“和大自然一起,平静身心”,6年来其从效率管理工具转向内容型产品,“让生命更健康更快乐” 。自然声音、声音场景这些属于冥想类APP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潮汐为用户提供专注、睡眠等体验 。
潮汐推出之后随即受到资本追捧,2017年7月,潮汐获得德迅资本天使轮融资,2019年2月,又获得了熊猫资本近千万级的新一轮投资,成为近两年内获融资规模最大的心理健康类音频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