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投资人7轮押了10多亿美金的独角兽,凉了?( 二 )


多方原因导致十荟团的境遇每况愈下 。
2021年8月,陈郢发布内部信称短期内将大刀阔斧地改革部分效率较低的业务区域 。随后不久,十荟团被媒体曝出在多城开启大规模裁员,从2000余县市撤退到仅留长沙、武汉、济南、江苏、广东5个省市继续运营,员工规模也从巅峰时的过万人骤减至1000人以内 。
2022年3月28日,界面新闻曝出,十荟团全国城市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 。
至此,十荟团正式进入倒计时 。
社区团购熄火,历史正在重复OFO的老路十荟团并非第一个倒下的社区团购公司 。
早在2021年7月7日,“老三团”之一的同程生活母公司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申请破产 。
7月26日,另一社区团购创业公司食享会的武汉总部被曝人去楼空,此前多名高管离职,小程序和官网已经打不开 。
随后不久,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也开始不断传出收缩业务的消息 。2021年9月,橙心优选将此前9大区31省的业务缩减至3大区9省,关闭了多地中心仓、网格仓;同年12月,又有消息称橙心优选的社区团购业务已经关停,仅保留了四川部分;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橙心优选社区团购业务已整体关停,相关产研岗位人员全部被裁 。
就在上周,京东也被曝出各业务线裁员的消息,其中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成为重灾区,裁员比例达到10-15%,甚至更多 。
目前,社区团购赛道的玩家已经不多,仅剩下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淘菜菜及兴盛优选几家 。
为何曾经火热的社区团购赛道突然集体翻车?对此,外界普遍将十荟团们失败的原因指向资本进场掀起的这场“补贴大战”上 。
有观点认为,社区团购的问题并非出在商业模式本身,而是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助推了一场无止境的烧钱大战,通过竞争将行业整体利润削弱,才使得社区团购赛道的发展愈发畸形 。而创业公司本身不具备资金优势,如果拿不到新一轮融资,就免不了会面临被巨头收购甚至倒闭的命运 。
这社区团购的命运似曾相识 。
一如当年的OFO们,本是小而美的校园生意被渴望新故事的资本选中,短时间升级成了全国大战,烧钱数亿才验证现有商业模式行不通,最后“委身”BAT,成为巨头生态的一环 。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过去10年里,类似的故事还分别发生在团购、电商、外卖、无人零售等多个风口 。而关于“烧钱大战不是长久之计”“补贴时代已经过去”的论调也几乎每年都会被业内人士和媒体拿出来讨论一次 。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别的风口到来之际,新一轮的“补贴大战”会再次打响 。
相同的故事为何会重复上演?是资本和创业者们不懂这个道理吗?
事实似乎正相反,早在2019年8月,十荟团完成与“你我您”的合并之际,陈郢就在内部信中称要把资源投入在提升履约能力上,并不想快速烧钱 。“有一些社区团购企业发展受挫 。不是因为市场不好、模型不对,而是对社区团购的商业本质的理解有所偏差,惯性地把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习惯做法生硬地带进来 。把一个本质是零售的模型,认知为一个本质是流量的模型 。基于这样的认知,而采取了快速烧钱,高举高打的做法 。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
然而时隔两年,清醒的人也败在了同样的道路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