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的第N次创业|罗永浩不下牌桌( 二 )


从美国、加拿大 , 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 , 马克·吐温带着妻子一边演讲一边写书赚钱 , 花了三年时间在全球旅行演讲 , 又耗费两年蛰居在英国写书 , 后来出版了《赤道环游记》 , 每次只要收入一到手 , 就把钱寄给美国的经纪人罗杰斯 , 然后存入银行 。
马克·吐温“真还传”的结果是 , 三年后 , 罗杰斯发来电报:所有债权人的欠款已经不折不扣地如数偿还 , 尚余一万八千五百元 , 怎样处理 , 盼告知 。马克·吐温依旧不改他热衷投资的秉性 , 他回:投入联邦钢铁公司 。
“真还传”的残酷一面是 , 马克·吐温在全球赚钱还钱的途中 , 他留在美国的长女因脑膜炎去世 , 当时只有二十四岁 , 他的妻子也因为旅途劳累而病重并在几年后去世 。所以直到马克·吐温晚年 , 他才在自传中和盘托出这让他厌恶的一切 , “希望从此我能够不再提这些令人心痛的往事” 。
马克·吐温的商业演讲 , 相当于罗永浩的直播带货和脱口秀 , 二者本质上都是商人 。相比当年的马克·吐温 , 如今罗永浩要年轻得多 , 他的“真还传”也幸运得多 。
而罗永浩与马克·吐温二人的一致性在于 , “文人的名誉就是他自己的生命” 。罗永浩当初可以选择将锤子科技破产清算 , 马克·吐温也同样可以选择债权人将资产瓜分 , 有多少分多少 , 但他们都选择了更艰难的还债之路 。
所以 , 就跟马克·吐温还完债务的消息引得当时美国报纸纷纷赞誉一样 , 如今罗永浩即将还完债务再次创业进军AR行业 , 也引来不少关注 , 其中不乏唱衰者 , 他们所持的概念 , 还是认为罗永浩擅长内容而非科技行业 。
而在锤子科技倒下之前 , 罗永浩并非没想过倒下之后怎么办 。
2017年 , 罗永浩跟罗振宇那段长达八小时的长谈中提到:如果企业倒闭了 , 我就去做平台;做平台如果倒闭了 , 我就去做智能硬件 。我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在智能硬件领域挣钱、融资 , 以证明我在硬件盈利这件事上没问题 。
当时 , 锤子科技刚刚起死回生 , 先是没谈成跟阿里云的融资谈判 , 转头找到京东 , 跟京东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 , 几个月之后 , 又拿到了包括成都政府产业基金在内的10亿元的融资 , 短暂熬过了资金链危机 。
风雨飘摇中的罗永浩当时不是没想过失败 , 但想得多了就不害怕了 。他自信的来源是 , 即便公司倒闭 , 以团队的能力做智能硬件也没有问题 , 之后再重新回到手机行业 。
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做手机 , 就是因为他相信这个时代要做软硬件结合的产品 , 当时最合适的就是手机和触控设备 。“那你只有软硬件结合 , 做当时最主流、最大的平台 , 你的人才储备、知识储备、专利储备和资金储备才能在下一次平台革命爆发的时候 , 帮助你成为牌桌上的选手 。”
“我的梦想是做最大的计算平台 , 并且能参与或领导一次平台革命 , 这是我的终极梦想 。”当时罗永浩认为下一代的计算平台 , 就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眼镜 , 其会在10年左右成为下一代的计算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