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虚拟人火了,然后呢?

虚拟现实|虚拟人火了,然后呢?
文章图片

文丨新眸 , 作者丨叶静 , 编辑丨桑明强
【虚拟现实|虚拟人火了,然后呢?】人们从未停止对虚拟人的研究 。
它指向的是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 虚拟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 , 动漫《超时空要塞》里的歌姬林明美 , 在那之后 , Max依靠出演电影和广告在英国家喻户晓 , 以此为标志 , 虚拟人行业正式进入萌芽阶段 。
受限于技术 , 当时的虚拟人制作主要以手绘为主 , 直到21世纪初 , 传统技术被CG、动捕、渲染等计算机技术取代 , 加上语音合成技术的完善 , 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二次元虚拟偶像初音未来诞生 , 超高的人气直接把虚拟人的商业价值推向巅峰 。
从初音未来、洛天依 , 到柳夜熙、李未可 , 人们对虚拟人的刻画开始跳脱于虚拟偶像 , 企业员工、娱乐明星、带货主播、虚拟分身……各行各业的数字虚拟人不断涌现 , 从2D到3D , 静态到动态可交互 , 虚拟人的玩法也变得越来越多 。
根据新眸不完全统计 , 2020年 , 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达到1713起 , 到了2021年 , 红杉、IDG、顺为资本在内的一线基金也纷纷入局 , 虚拟人领域的融资数飙到2843起 , 累计超过2540亿元 。当“造假能力”远远超出人们分辨能力 , 虚拟人式的叙事方式开始得到一级市场的认可 ,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内容变现虚拟人不是人 , 而是工具 。某种意义上来说 , 它是一个利用内容进行变现的戏码 。
在一开始 , 虚拟人多以“虚拟偶像”的形式存在 。虚拟歌姬如林明美、初音未来、洛天依等 , 它们通过发布歌曲专辑、开演唱会、代言品牌的方式 , 收获到了一大批二次元粉丝 。虽然外在是可爱的少女形象 , 但本体其实是音源库软件:把人类的声音录音 , 并合成为酷似真人的歌声 。
这意味着 , 使用者只需要把曲目和歌词输入软件 , 就可以完成作品 , 相较于传统的音乐制作 , 用这种方式创作、发布同人作品的门槛要低得多 。佐佐木涉(初音未来之父)曾表示 , “只要是用户们所创造的都属于他们 。”每个人都可以解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初音未来” 。
大众媒介的演进 , 让虚拟偶像平民化 。在这种语境下 , 粉丝成了虚拟偶像的创作者、崇拜者、培育者 , 同时也成了它们的共同拥护者 。高度的参与性 , 让虚拟人的作品不再局限于官方发布 , 宜家效应让粉丝有着极高的热情进行二次创作:洛天依的上万首原创歌曲中 , 90%的曲目来于自制 , 其中不乏《权御天下》、《普通Disco》、《达拉崩吧》等高热神曲 。
低门槛且高自由度的二创 , 虚拟人营销商可以0成本获得优质作品 , 从广度到深度 , 人们对虚拟人的需求逐渐演化为情感上的寄托 , 这其实有点元宇宙的意味 , 真实和虚拟相融 , 为虚拟人带来了新思路:虚拟分身 , 它被认为是进入元宇宙的第一张门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