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浪潮抢跑元宇宙,新瓶继续装旧酒

元宇宙|浪潮抢跑元宇宙,新瓶继续装旧酒
文章图片

文丨财经新知Pro,作者丨王思原,编辑丨伊页
最近两年,但凡与科技沾边的公司,都要蹭一蹭元宇宙的热度,似乎已经成了业内共识 。
去年3月,从Roblox将“元宇宙”写进招股书开始,这股风算是吹了起来 。半年后,国外Facebook更名Meta,国内BAT三家紧跟其脚步,微软、苹果这样的超级巨头最终也放下了身段 。
最近在国内市场,有一家离这些科网企业最近的上游公司,也开始搞起来了元宇宙,它就是服务器领域的龙头——浪潮信息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浪潮集团董事长的孙丕恕,带领团队开发出国内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 。这在当时各路IT玩家齐聚PC领域的情况下,算得上独辟蹊径 。
作为第一个在服务器行业吃到螃蟹的人,浪潮信息随着国产服务器市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具实力的服务器厂商之一,站上浪潮之巅 。
不过就在浪潮信息拼命卖服务器设备的时候 。华为、中科曙光等同行纷纷转向,开始向供应链的更上游发展 。
因为目前国内服务器厂商同质化极其严重,并且作为供应链上的中游企业,如果缺少核心技术,那么本质上还是一个大型组装厂,最终会导致即便做大也不会变强,这也是浪潮信息现状下的难关 。
曾经浪潮信息在时代发展中,也有过无数机会,可以在解决方案和芯片方面进行持续投资,但技术工出身的孙丕恕还是坚持了“贸工技”这条相对成熟保守的路 。
不过孙丕恕是一个擅长“吃螃蟹”的人,在元宇宙风口下,浪潮信息成为行业里第一个进入元宇宙的企业,只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浪潮信息可能依旧没有太大的想象力空间 。
01、大而不强的浪潮  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国内最大的服务器厂商,根正苗红的浪潮信息无疑是自主服务器产业的代表 。
但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在二十年前卖服务器,就跟联想卖电脑一样,是个富得流油的肥差,现在其实就是一个只赚吆喝不赚钱的搬砖活,生存状态也可以用上下受气来概括 。
因为浪潮信息无论是决定命运的上游供应链,还是下游的客户均存在短板,并直接决定了“大而不强”的困境 。
从上游看,给浪潮信息供应服务器关键三大设备CPU、内存和磁盘的全是英特尔、英伟达、三星、希捷、西部数据这些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 。
据年报统计,从2019年开始,浪潮信息前五大供应商的合计采购比重超过 60%,累计超过291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这一数值更是达到381亿 。
作为最大供应商,英特尔和英伟达两家核心芯片厂商供货总额达240亿元,占比达到41%;另外希捷、三星等硬盘及内存供应商,供货额均超40亿元 。这也使得浪潮信息在面对上游供应链厂商时几乎没有任何议价能力 。
元宇宙|浪潮抢跑元宇宙,新瓶继续装旧酒
文章图片

虽然2021年数据还未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浪潮信息目前并未在服务器的三大核心设备上有所突破,根据发行的新品来看也并未发现新供应商出现 。
对于上游厂商的过分依赖,也容易使其陷入断供风险之中 。
2020年7月1日,英特尔发布消息称,临时暂停向浪潮供货 。受此影响,浪潮信息股价当日午后急速跳水,并迅速被砸至跌停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