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抽水蓄能:储能产业的基石( 四 )


当然,除此上述优势,抽蓄储能电站还具备储能周期长,安全运营周期长,稳定性好等优势,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赘述 。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把储能比作电力系统的“充电宝”,那么抽水蓄能相当于便宜、环保又安全的巨型“充电宝” 。
投稿|抽水蓄能:储能产业的基石
文章图片

不同储能的优缺点,资料来源@锦缎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顶层规划催生行业大机遇目前我国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装机容量占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仅为1.4%,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4%-8%的水平有着一定差距 。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跨度较长,一般在6-8年,其实 抽水蓄能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
顶层规划发布标志着政策拐点的到来 。
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1-2035年) 》,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 。简单估算下,未来15年时间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将迎来约10倍的增长 。
同时《规划》指出,我国开展了全国性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普查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源条件、水库淹没、环境影响、工程技术及初步经济性等因素,在全国范围内普查筛选资源站点,分布在除北京、上海以外的29个省 (区、市)  。另外还强调按照能核尽核、能开尽开的原则,在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库内核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
总之,这是国家首次将抽水蓄能从水电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规划,是中国迄今为止涵盖区域最全、产业发展体系最完整、规划体量最大的抽水蓄能发展规划,意味着行业将按下加速键 。
值得一提的是,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正式版中,新增了“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内容,足以证明国家高层对抽水储能的重视程度 。
投稿|抽水蓄能:储能产业的基石
文章图片

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标,资料来源@能源局
行业层面,随着电价政策也迎来拐点,抽水蓄能的投资回报率有望节节攀升 。
过去几年,国家一直在调整和完善电价机制,促进抽水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抽水储能的盈利能力跟其它相关行业比起来还是偏弱 。
直到2021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坚持并优化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优化峰谷电价机制,拉大峰谷电价价差,这无疑给抽水蓄能打开了更大的盈利空间 。
未来随着电价的深入实施和改革,抽水蓄能电站不仅迎来盈利拐点,也能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加入 。
投稿|抽水蓄能:储能产业的基石
文章图片

图9:抽水蓄能过往电价机制梳理,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中国电力新闻网,华创证券
03、走到台前,抽水蓄能千亿新篇章开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