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全屋智能抢占“中控”,华为、海尔、小米们谁离用户最近?( 二 )


其次,过去,一个APP+几个硬件+一个智能音箱,就被视为是一套全屋智能,最初包括BAT、手机品牌、家电品牌也确实依靠这种简单的“生态套餐”俘获了大量用户,但当行业越走越深,却发现这种看似简单、易推广复制的全屋智能模式效果并不明显,反而使得整个智能家居生态出现割裂越加碎片化 。其中关键原因就是在这套模式下,用户所体验的“全屋智能”都是被动式的,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也成为当前全屋智能的大方向 。
华为、海尔殊途同归,小米特立独行?在打造全新全屋智能业态上,不同企业走向了不同路径 。2021年6月,《智能相对论》在《智能家居齐发力:鸿蒙专攻系统、海尔智家专注入户、小米侧重连接》一文中就提到过华为、海尔、小米不同玩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不同战略,而目前来看这些差异正随着“全屋智能”体系的发展在被进一步放大 。
【投稿|全屋智能抢占“中控”,华为、海尔、小米们谁离用户最近?】从今年各大品牌的动作来看,出现了几个殊途同归的地方,比如建设方向 。华为进一步升级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形成多元主机系列;云米打造全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1=N44”;Aqara推出全新妙控屏系列 。说明品牌方对于全屋智能的“控制与系统”方面出现了全新认知 。
即无论华为分布式路线,还是Aqara中控路线,都说明相比硬件,品牌方更加着重于“操作系统”,都在优先打造自己“可实用”的控制模块,这是在比拼硬件生态后出现的新趋势 。
但可以看到,在今年一众玩家风风火火的身影中,并没有见到智能家居老牌玩家小米的身影,其实在2021年12月,小米也发布了其全屋智能战略,然而走的仍是AIoT平台生态路线,伴随其“全屋智能家居的质量标准”,在小米集团、300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推广 。
说白了,小米依旧是在以“硬件构建网络”,而非与其他玩家一样优先掌控“网络”,这便是“ 从点到面”和“从面到点”的区别 。
打个比方,就像拼积木华为他们的做法相当于给了玩家一个完整的流程图,怎么拼玩家按图纸来就行,而小米则是一股脑将积木给到玩家,你想怎么拼就怎么拼,最终效果取决玩家自己的“知识积累” 。
当然两者相比各有优劣,前者的优势是具有可控性,且用户粘度高,劣势在于在没有通过Matter实现协议统一前,有被生态绑定的风险;后者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场景创新可随用户心意随时改变,但劣势在于这将非常考验用户对于对全屋智能理解和动手能力,也许同一套设备在两个不同玩家手中,效果也截然不同 。
更具体点,从产品战略上,华为依旧在秉持着“开放”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引入扩大外部厂商与品牌,以鸿蒙系统为基础构建整个全屋智能生态 。另外,像海尔、美的他们与华为全屋智能战略殊途同归,不拘泥于单品硬件,通过场景化、套系化的方式,让智能家居形成一个整体,用“面”的方式进行用户覆盖 。
而反观小米还是在坚持“内生态闭环”的路子,这么多年下来一些弊端也开始暴露 。虽然小米旗下具备大量生态闭环,但缺乏核心硬件同时在大型家电领域缺乏市场基础,几大生态品牌都擅长“小而美”的产品,然而只有“小而美”却无法为用户架起整个“全屋智能” 。
再一个因为巨大的生态链条,使得生态品牌也开始掐架,甚至出现了更进一步的“去小米化” 。不可否认,沿袭小米的极致性价比模式,让这些生态企业脱颖而言,却最终也让这些生态企业困于其中 。比如Aqara在去年就加入了Matter协议联盟,走出小米朋友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