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互联网巨头布局Metaverse:在元宇宙世界抢滩登陆( 四 )
恐怕这也是国内互联网大厂对元宇宙充满热枕,却一直没有杀手级应用落地的原因 。
技术加持推动产业变革,元宇宙时代正在加速 如果说VR头显设备是进入元宇宙的入口,内容生产、社交关系、游戏生态是元宇宙的软实力,那么硬件、网络层、计算力、虚拟平台等技术实力就是元宇宙平台使用体验的底层保障,在B端的应用领域,英伟达和高通就已经早早下场布局 。
除了扎克伯格,英伟达的黄仁勋也在发布会上展现过虚拟人技术,不同的是,黄仁勋的炫技骗过了全世界 。
在GTC 2021技术大会上,黄仁勋的主旨演讲视频中,有部分场景用虚拟人替代了黄仁勋主体,直到几个月后英伟达“狼人自爆”,也没有人发现其中的玄机 。
虚拟人形象不过时小试牛刀,英伟达炫技的背后是展现英伟达芯片的计算能力,以及英伟达在元宇宙世界顶级的底层技术构建能力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在动作捕捉、GAN生成、CG技术、GPU算力等方面拥有先天的技术优势,在Metaverse世界的构建中,NVIDIA的数字孪生技术优势,可以实现映射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的操作 。
此前黄仁勋曾表示,通过Omniverse,“我们现在拥有了创建新的3D世界或模拟我们的物理世界的技术 。”
如今,Omniverse已扩展到软件生态系统,正在让元宇宙变成生产力工具,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虚拟映射,来进行AI预测,对传统行业进行生产力赋能 。
同样看中芯片技术在元宇宙产业上游的优势,高通在今年也开始大举进军元宇宙,前不久高通推出骁龙元宇宙基金,投资相关企业打造沉浸式XR体验,延伸AR和AI技术拓展 。
作为AI、XR领域技术的领先企业,高通的战略仍然如同移动智能平台时代,通过提供底层算力技术和芯片,来引导更多的企业建设元宇宙生态,目前,高通已经与字节跳动宣布合作,双方将共建XR生态 。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企业元宇宙技术堆栈也颇为雄厚,微软在数字孪生、MR、元宇宙应用程序等方面实现了物理和数字的真实融合 。
巨头的元宇宙布局:互联网造不出真正的元宇宙 解码了互联网大厂、巨头对于元宇宙的布局,我们要看清一个问题,确实市场早期的元宇宙产品存在一些货不对板的问题,但当今的科技发展都是在逐步走向由现实映射走向虚拟的道路 。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布局元宇宙,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而判定的商业布局,以及一个宏大的未来生态遐想能够给予企业的无限商业想象空间 。
在他们眼中,元宇宙世界最终端将成为下一个十年技术趋势的大集合,成为基础设施堆栈集合体 。
这并没有错,但我觉得,正是这种傲慢的想法,这种web2时代的组织框架,最终会让互联网大厂的巨轮沉没在元宇宙世界的汪洋大海,互联网科技巨头造不出真正的元宇宙世界 。
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大厂在元宇宙世界中会一无所获,相反,如果以十年的纬度去看,凭借着用户体量以及积极拥抱元宇宙的心态,马太效应的加码会让他们远远跑在时代的前端 。
但是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原著民呢?他们怎么投票,其实看看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变化已经不言而喻 。
元宇宙的本质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必须是去中心化,数字技术离不开加密技术,而且庞大的数字空间需要边缘计算和分布式存储的加持,不同的产品交易需要NFT来进行独一无二的身份ID认证 。
元宇宙的未来一定是基于 Web 3 和去中心化作为基石,基于数字通证流通的商业生态,以及基于自由用户的社交价值体系构建的全新世界 。
推荐阅读
- 投稿|从腾讯、网易到字节,巨头们的音乐出海梦走到哪一步了?
- 投稿|这届玩家,在为纸片人老公战斗
- 投稿|“茅台们”做电商,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 投稿|快手快跑
- 投稿|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 投稿|人工关节集采降价,手术机器人“上场”
- 投稿|万科交了80亿学费
- 投稿|被“嫌弃”的外卖的一生
- 投稿|消费金融行业回暖,银行系后来居上,仍有难题待解?
- 投稿|起底小米生态链:8年投资500+,近30家成功上市,多家排队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