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新冠自测,兴隆了谁的生意

生物医药|新冠自测,兴隆了谁的生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 | 魏江翰,编辑 | 刘聪,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不久前,体外诊断行业又迎来了一波风口 。
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明确点出未来的新冠肺炎监测模式是“抗原筛查、核酸诊断”,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
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和POCT是体外诊断行业主要的细分领域 。按这一划分,抗原检测属于POCT(即时诊断),在持开放防疫政策的西方,已经火了好一阵 。
差不多方案印发的一个月前,辉瑞口服药Paxlovid仅耗时两个月光速获批;这次抗原检测宣布放宽后没多久,新出的第9版新冠诊疗方案也将检测中的CT值从40下调到了35,意味着在原先阳性标准内,一批传染性极低的无症状感染者将不被再当做病例 。
这一系列配套操作不禁惹人猜测,已经持续两年多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出现了向“可控放开”转变的信号 。
过去两年,中国体外诊断企业一面源源不断接着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新冠核酸检测)的订单,一面忧患地寻找疫情消退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生化诊断在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占比逐年衰退,血糖监测市场也已趋于饱和,剩余细分赛道中,能接过接力棒的可能只有POCT 。
POCT译为即时检测,或是床旁检测,指的是舍去实验室检测等复杂程序,在采样现场即时分析,快速得出结果的一类检测方法 。
综合Frost & Sullivan、BIS Research数据,在疫情席卷全球之前,中国POCT市场规模为19亿美元,在体外诊断市场占比约15%——前者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后者不足美国的一半,但中国23%的市场增速,约是美国的三倍 。
如今新冠抗原检测为POCT带来了更多热度,多少有几分当年PCR核酸检测风光无两的影子 。两年前,第二版新冠诊疗方案中核酸检测成为“金标准”,NMPA应急审批通过之江生物、捷诺生物等4家企业的核酸检测产品,开启了行业两年新增19家A股上市企业的盛况 。
单就新冠一疫而言,POCT难以复制分子诊断的巨大成功 。新冠只是POCT发展中的一快踏板,未来POCT更广阔的舞台将是心血管和其他传染类疾病 。
未来,在这些舞台上,POCT的市场份额将会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先发者获丰厚的现金流积累;而这将是企业间技术竞争,行业国产替代的筹码与底气 。
新冠给先发者第一桶金新冠疫情为POCT创造了蓝海,但最终只允许少数冒险者攫取财富 。
POCT的优势显而易见,打破了大型诊断设备的空间局限,让体外诊断从实验室走向诊所乃至家庭 。新冠筛查就是如此,人们依照说明书指导,可自行在家完成新冠病毒检测并取得结果 。
结合国外经验和,所谓的“疫情结束”不会是病毒被人类彻底消灭,而是最终“流感化” 。未来开放政策下,变异株奥密克戎高传播、低毒性的特点会让POCT成为常态逻辑,这为先行者成为大市值企业提供了土壤 。
但在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以及生物诊断这三大细分之后,POCT在国内只占体外诊断产业中约15%的市场,难以想象能如之前的分子诊断一般,几乎为体外诊断行业带来整体的繁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