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投资降温的中国创新药,却为何不肯降估值?( 三 )


VIC模式成就了中国创新药上半场最重要的几家公司,比如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也实实在在改变了许多重症晚期患者的命运 。以往,大多数重症晚期的特效新药由外国药企研发、在外国市场上市,至少等待7~8年后才会被引进到中国 。等待的时间里,只有少部分有条件的患者通过灰色渠道拿到新药,但乱象丛生 。VIC创新药企把这些救命药的等待时长压缩到1~2年内,并且上市后很快进入医药,有效并且可及,比如正负重前行的PD-1 。
但到后期,VIC模式渐渐扭曲 。有的时候,研发并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性进展,但估值已经涨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等着创办创新药企的行业精英,和等着投资创新药的机构,可以被模仿新药数量实在太少,导致研发扎堆 。当一个产品距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对手已经蜂拥而至,争抢有限的临床资源、销售渠道,而这些经营层面的能力,恰恰是VIC模式创业者的短板,新药研发的思路必须转变 。
所以,如今创新药投资的冷场,其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或许比预言未来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撑下去 。
不降估值,只能等死?撑下去,对于创新药企却并不容易 。实际上,在此之前,人们不太会考虑创新药企的生存之道 。过去10年间,创立或者投资创新药企业,只有成功或者更成功,几乎不会失败 。“这种状况是有问题的,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必须经历生死,才懂取舍 。”宋高广表示 。没有建立起风险意识的中国创新药企,在风险来临时,必须处理好两大危机 。
首先是现金流危机 。产品上市前,大多数创新药企的现金流来源非常有限,只能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对外授权管线来实现 。
但危机之下,这两条路都不是足够好的选择 。前者受限于技术平台和人员承载力,很难做出规模,后者则是只有少数研发能力极强的创新药企可以做到 。比如,我们在创新药企的招股书上通常可以读到关于技术输出的其他业务收入描述,但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的资金,在研发管线动辄数亿的投入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而真正属于中国新药初创企业的大金额对外授权,则少之又少 。此前,荣昌生物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26亿美元授权西雅图基因的订单让国内创新药行业为之振奋,但即便对于荣昌生物这样的国内ADC龙头,这样的授权交易也并不常见 。此外,勤浩医药以2.82亿美元将SHP2抑制剂GH21中国以外的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授予沪亚生物国际、维立智博将抗LAG-3抗体LBL-007的全球研发和生产许可,以及中国境外的独家商业化权利,都是初创新药企业中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
对外融资,对于创新药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降低估值来换现金流,似乎成为他们仅有的出路 。但尽管融资紧张,估值水平并没有明显下降 。“一级市场流动性比较差,所以打折目前还不是常态,但绝大多数项目估值影响大幅上涨,几乎现实,上涨幅度基本控制在1倍以内 。”一位投资人告诉动脉网 。
所以,创新药企有必要做好股东的预期管理,因为降估值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创新药企本身 。尽管在早期过高的估值里,寄托了投资机构太多的期待和利益,但毕竟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这并不难,2021年,创新药投融资火爆,I期临床试验项目,估值从3~4亿上涨至12亿,但有投资人告诉动脉网,如果在核心产品进入II期临床试验,企业进一步融资估值仍可以做到15亿左右 。换言之,即便降低预期,投资机构也不会面临亏损 。
实际上,已经有许多投资机构注意到创新药企的现金流危机,开始主动降低预期 。“当然很多投资机构理解企业的难处,他们也会重点关注现金流,保持项目推进下去 。”据了解,pre-A或者A轮的早期项目已经开始降估值,比如有原本估值4~5亿元的pre-A轮创新药项目,已经压低到2.5亿元在融资 。但B轮及以后的成长期项目,估值几乎没有降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