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投资降温的中国创新药,却为何不肯降估值?( 二 )


但新鲜感并不足以支撑持续的繁荣 。到2021年下半年,人们在提及18A和科创板第五套里创新药上市公司,莫不摇头 。
这些羽翼未丰的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低 。以2021年12月27日为例,有29家带“B”字后缀的生物科技公司成交额小于1000万港元,其中11家成交额小于100万港元 。
走到后期的创新药公司,被迫选择打折上市 。2022年2月,乐普生物IPO每股发行价定为7.13港元,折合人民币5.78元,较不到1年前C轮融资时6.7元的每股价格更低 。这背后是,乐普生物不得不用打折上市来缓解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尽管这是18A推行4年来的首个低于C轮融资成本定价,过去半年中的不少IPO,早已让pre-IPO投资机构赔钱敲钟,而更多的创新药企则股价一泻千里,跌回B轮,甚至A轮融资的价值 。
 “一级市场融资其实跟二级市场高度相关,影响力现在传递非常快,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冷 。”另一位投资人向动脉网表示,“大家对一切不太确定,很像2020年初,会担心到底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国际政策会怎么变,大家出手就相对谨慎 。”相反那些距离二级市场仍较远的项目,比如合成生物学、外泌体、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更容易得到投委会认可 。
创新药投资的底层逻辑换轨投资容易卡在最后的投委会决策上碰壁,聪明的投资经理看创新药项目自然就少了 。
“投资人冷静得很快,可能一盆冷水下来,所有人都会冷静,但一个消息上来,所有人又都会疯狂,这是投资的特点 。”这位投资人冷静下来以后坦言,如果公司没有明确的商业化预期,那么想融资就很难了 。实际上,创新药投资热退潮之际,更多的投资人正重新思考适合中国创新药投资的方法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告诉动脉网,至此,创新药投资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正在启幕 。
“这是行业和投资发展的正常规律,只有走过完整的周期,中国的创新药企和投资人才能足够专业、成熟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表示 。实际上,在早期的访谈中,不少投资人都曾向动脉网提及,短期内,国内创新药将进入一段阵痛期,一些不具备差异化和强大临床实力的企业可能将濒临倒闭 。现在的事实其实验证了当初的判断,只是在新冠疫情席卷和各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的插曲下,这个过程发生的时点被延后,程度更加激烈了 。
在下半场,创新药的投资决策会建立在对项目价值更全面、立体的认知之上 。比如,以往创新药项目一旦有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就会获得超过10亿估值,推进到II期临床试验,估值则至少翻倍 。速度为王的巨大光环之下,对临床数据本身的观察显得没那么重要 。随着研发阶段的终点临近,产品获批节奏、商业化风险等考量,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重 。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药,至少在与现有药物的头对头实验中,体现了药效、安全性的大幅度提高,并且临床优势、底层技术壁垒明确 。
有投资人告诉动脉网,现在很多机构只会去持续加持自己资产组合里的创新药项目,基本不会把钱投给陌生的项目,他们需要全面掌握一个创新药项目技术、团队、市场的全部细节 。而在上半场,创新药投资有点像盲人摸象,往往摸到一个点就会下叉 。比如,在PD-1投资非常火爆的2016-2017年,投资机构几乎地毯式搜索同类项目,可以仅凭创始团队有过相关实业经验这种单一因素,就作出投资的判断 。
上半场的创新药投资逻辑,是快速的跟随式创新 。在全球范围内搜寻临床价值突出的、解决重大疾病(如肿瘤)的创新药,在专利到期前,赶在通过细微改进绕开限制,迅速将重磅药品复制到国内 。这个过程,催生了资本+CRO+科学家的VIC新药研发模式 。彼时,跨国药企的顶级人才下海创业,投资机构在很早期就介入,推动新药研发进展,再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进一步推着企业往前走,估值往上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