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四 )


在英国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布伦纳前往剑桥大学卡文迪逊实验室师从弗朗西斯·克里克,开始了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学术生涯 。1956年,他揭示了DNA转译密码机理;1961年,他发现了信使RNA;1965年,他展开了长达12年的线虫研究并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
从小到大,布伦纳一直把兴趣爱好放在重要位置,他遵从这些兴趣,努力钻研,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
点评:
高尔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热爱,才能真正达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境界,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
“只出了一个点子”:保罗·劳特伯
(因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荣膺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文章图片


74岁的劳特伯教授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对采访的媒体采访人员说:“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我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点子 。”
“只出了一个点子”只是劳特伯的自谦之词,从1971年的研究到1973年取得突破,从80年代初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的问世到如今这项技术在全世界的初步普及,正因为有了劳特伯的这个点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问世及其许多可能的应用就显而易见了 。
磁共振给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体无须开刀就能看到其内部状况的清晰图像,这不仅免除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也避免了X射线对人体的辐射 。它甚至还将大脑变成了一本开放的“书籍”,使研究人员能够辨别大脑在执行不同任务时哪些区域呈活跃状态等 。
点评:
好点子都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而这些智慧又由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积累而成,是科学家们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成果 。人类历史上的每次进步,都离不开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点子”,让这些点子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