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豪门女子整形时去世,有他在就好了

作者 | 姚远
10月9日,韩国媒体报道,堡狮龙创始人、香港富商罗邦定的孙女罗贝尔死在了韩国一家整形医院的手术台上,年仅34岁 。因为麻醉药物注射过量,罗贝尔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窒息而死 。据调查,手术现场并没有麻醉医生在场 。
近年来,整形手术致死事故频发,多因麻醉事故所致 。麻醉,绝不是“打一针”那么简单,患者能否平安顺利地从手术台上醒过来,命运全然掌握在麻醉医生的手里 。
然而,在中国,最缺的医生就是麻醉医生,甚至比儿科还紧急 。
据中国医生协会麻醉医生分会调查:截至2015年,我国现有麻醉医生75233人,数量上是全世界第一,但平均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 。如果按照欧美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4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配备30万麻醉医生 。
缺口为什么这么大?
01 猝死的麻醉医生
2017年6月28日下午3点30分,浙江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规培医生陈德灵本应在一个小时之前交接同事的下午班,却迟迟没有出现,这一反他务实、负责的常态 。室友去宿舍查看,才发现25岁的陈德灵已猝死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 。
就在陈德灵去世的2年前,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规培医生厉熔英同样在宿舍被发现,生命永远地终止于26岁 。
短短3年内,悲剧在这所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室反复上演,这并不是个例 。医生是过劳死高发的职业群体,这其中又以麻醉科医生最甚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曾发表一篇文章,统计自2012年至2015年4月媒体公开报道猝死的29名中国医生,其中任职于麻醉科的医生共14名,占总人数的近一半 。
医生|豪门女子整形时去世,有他在就好了
文章图片


任何高精尖的手术操作背后都离不开功底扎实的麻醉团队,两者互相成就,难舍难分 。蒋逸比喻,麻醉和外科像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你敢冲锋,我就敢掩护 。
他曾碰到过一次术中大出血,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老爷子,切除胰十二指肠,高血压,糖尿病,条件本就不乐观 。由于病情复杂,手术视野狭窄,外科医生在操作时破了一个小动脉,瞬时间,一股鲜红的血柱从患者腹腔射到了无影灯上 。
【医生|豪门女子整形时去世,有他在就好了】氧饱和度曲线开始漂移,心排量监测提示回心血量不足,蒋逸急忙让护士去血库提血,向上级医生汇报情况—此时,麻醉医生必须通过药物维持住血压,保证全身器官的血液灌注,保住患者的生命 。
血止住了,但蒋逸的难关并未结束 。
伴随大剂量的输血,患者体内的内环境和电解质水平已经完全紊乱 。他继续不断纠正着患者的酸血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小心翼翼维护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平衡 。
当手术结束时,引流瓶里面的血液已近8000ml,6个小时内,他们将患者全身的血换了两遍 。整个抢救过程,伴随着蒋逸作为麻醉医生每分钟接近120次的心跳 。
医生|豪门女子整形时去世,有他在就好了
文章图片


抢救、复苏,把患者从命悬一线拉回来,是一位合格的麻醉医生掌握的技能 。许多优秀的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生,都有麻醉学的出身背景 。在部分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依然在由麻醉学科管理 。
在新冠疫情期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的“插管”操作,也属于麻醉医生的技能范畴 。
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武汉协和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在《重夺武汉心跳:一线麻醉医生的抗疫全纪实》一文中,将为新冠患者插管的风险与“爆破拆弹”相比拟 。
气道开放后,可能会有数以亿万计的病毒从瞬间正压的气管道随着气溶胶喷溅而出,无孔不入地通过眼角膜等黏膜进入人体 。在缺乏有效防护情况下插管,无异于“敢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