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复发4次的小“肿瘤”,医生在我舌头下缝了个人民币

如同死缠不休的渣男,我舌头底下的小“肿瘤”长了4次 。每次都是用不同方法切掉,前三次是在日本,最后一次在中国 。中国医生的手术后终于再没复发,只不过在舌底留下一个人民币符号(¥)的疤痕,和一个永久发麻的舌尖 。
等等,“腫瘤”?别吓我!
那是我留学去日本的第一天,飞机落地,我就感觉舌底起了个泡 。由于之前有起水泡的经历,那个水泡一咬就破,所以我根本没把这个泡放在眼里,任由其存在了两天 。
第三天,我发现这个泡还在,我妄图用牙咬破它的表皮并放水,但失败了 。因为我发现这个“泡”的表皮下面不是水,好像还是肉 。
于是我放弃了破皮放水疗法,并天真地以为:“火”下去了泡就消了 。
不过一周后,这个直径约5毫米的“泡”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结实,异物感十分强烈,已经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
顿时,我感觉我可能真的有点上火了,我想咬掉它,但尝试几次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
我决定看医生 。找到一家离家很近的口腔诊所,用我蹩脚的日语挂号、排队 。
说实话,日本诊所的干净程度和服务态度,都让我觉得“很日本” 。
环视等待区,完全看不出是诊所,色调自然温和,有各种杂志和小孩的玩具供患者消磨时间 。
从等待区看不到诊室内部,排了一会,一个护士姐姐在诊室门口温柔地喊我的号码,我随着她进入候诊区,候诊区依然看不到里面的病人,充分保护了病人的隐私 。
终于排到我了,大夫看我是个留学生也有点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用日语、手语、笔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亲切的病情交流 。
是的,大夫手写了几个日语单词:“腫瘤、麻酔、手術、切る”,秒懂 。
然而,等等,腫瘤?别吓我!我指着这个单词瞪大了眼睛抬头看着大夫,大夫从我的眼神中读出了疑惑,又写了两个字“良性” 。
我长吁了口气,好家伙,吓我一跳,不过想来我也不会得个舌癌的 。
达成一致意见后,开始进入手术环节 。
首先是麻醉,说实话,这个环节让我很崩溃 。因为是在舌底,所以肯定是在舌底打麻醉,可麻醉针挨上舌底皮肤的一瞬,舌头就本能地弹开了,弹来弹去,这麻醉针半天也没打上 。
大夫也不生气(可能在心里骂我),就这么扎、弹、扎、弹了几个回合,大夫还是不生气,只是用日语温柔地告诉我“我慢(忍耐)” 。
为了不耽误大夫和其他病人的时间,我心一横,闭上眼睛,抵抗身体本能,用舌头用力顶向了针尖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我想到了黄继光……
等待了一段时间,确认麻药起作用后,进入手术第二步:切除 。
我被安排躺在一个床上,为了不让我感到尴尬,护士贴心地在我下半身盖上一个薄毯 。
我躺在上面,医生坐在旁边,我歪着脑袋完成了手术 。
切完后也没缝针,休息了一会就让我回家了 。
我完成了一件其他留学生都没做到、并让我为之自豪的事:独自看医生并完成了一个手术 。这让我在朋友圈吹了好久 。
第二次复发和电糊
没多久,舌底的肿瘤又出现了,像个纠缠不休的前男友,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面前 。
在“养”到足够大(大概直径5毫米)时,我决定再次就医 。当然,还是原来那个诊所 。
和之前一样,挂号、排队 。
这次和医生的交流比上次好很多,医生还夸我日语进步了 。我对打麻药心有余悸,于是用我进步的日语问医生,有没有不打麻药的方法?
医生说:用电 。
只见他拿出一个设备,双手举着这个设备伸出的两个“可能是电极”的东西,在我的肿瘤上一顿操作,只听呲啦啦的几声,烧头发味就出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