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这家医院攻克腹主动脉瘤手术内漏难题完成全国首例Ⅱ型内漏根治术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学民
2021年1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协同泌尿外科,引用成熟的腹腔镜技术,创新性的完成我国首例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Ⅱ型内漏根治术,获得成功 。
腹主动脉瘤|这家医院攻克腹主动脉瘤手术内漏难题完成全国首例Ⅱ型内漏根治术
文章图片


图3.经过漫长的通路到达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进行栓塞
腹主动脉瘤|这家医院攻克腹主动脉瘤手术内漏难题完成全国首例Ⅱ型内漏根治术
文章图片


图4.由于路径扭曲,器械长度不足以到达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
创新性“结扎”,难题迎刃而解
“既然腔内不好操作,我们有没有可能从腔外进行呢?”对这个困扰血管外科界的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一直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依托长期多学科交流的积累和思考,结合妇产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先进经验和熟练技术,血管外科张学民、张韬、李伟浩团队拟定出几套不同以往的方案:确认肠系膜下动脉是可以通过腔镜显露结扎的,那么腰动脉行不行呢?从技术上显露腹主动脉后壁的腰动脉是行得通的 。
患者的瘤体还在继续增大,时间不等人,要尽快制定方案 。血管外科组织召开包括影像、介入、泌尿、普通外科的多科室联合会诊,详细分析患者各腰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经过反复的技术细节探讨,为患者制定了腔镜下的肠系膜下动脉和腰动脉以及骶正中动脉结扎术的方案 。
1月22日11:50,手术正式开始 。血管外科张学民、李伟浩与泌尿外科叶雄俊、刘军医生一起,在麻醉科的协助下,合作完成了全国首例腹腔镜下EVAR术后Ⅱ型内漏根治术 。
术中根据术前的影像分析,在腹腔镜的指引下,很快定位到肠系膜下动脉和两对腰动脉,一根骶正中动脉,分别夹闭结扎切断 。基于术前充分的准备,手术非常顺利,时长160分钟 。术后4天增强CT未见造影剂显影,“结扎”内漏成功 。
这例手术针对介入手段难以处理的Ⅱ型内漏,攻克了困扰医患多年的内漏难题,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腔内手术并发症指出了根治性的方向,是一种开拓性的应用 。
在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为解决内漏难题,血管外科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 。“在国外报道40多例内漏患者,大多采用结扎肠系膜下动脉,而国内也有专家做过,同样是对肠系膜下动脉的处理 。我们这次采取的策略是‘彻底’根治,即对引发内漏风险的相关血管都做了处理 。”
张学民医生介绍道“此次根治手术的成功,得益于泌尿外科团队腔镜技术的丰富经验,相信未来还会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影像和手术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
腹主动脉瘤|这家医院攻克腹主动脉瘤手术内漏难题完成全国首例Ⅱ型内漏根治术
文章图片


【腹主动脉瘤|这家医院攻克腹主动脉瘤手术内漏难题完成全国首例Ⅱ型内漏根治术】图5.参与手术的部分团队成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