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爷爷|乘法口诀表到底要不要背?这是说的最科学、最清楚的一篇

早就答应大家要说说怎么给孩子做乘法的启蒙,这几天终于打算开始填坑了 。
在朋友圈收集大家对于乘法启蒙的问题,发现一个集中的困惑就是——要不要让孩子背乘法口诀表,那就干脆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来说清楚 。
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
妞爷爷喜欢给妞妞出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有一次,他问妞妞:“有6只小猫,每只小猫钓了7条鱼,它们一共钓到多少鱼啊?”
妞妞眼珠一转,说:“42条 。”
妞爷爷很高兴,问她:“你怎么算出来的?”
(妞爷爷在我的各种“熏陶”下,现在也把这个问题当成标准问题了)
妞妞说:“6个7,我先算6个5,就是30;再算6个2,是12 。加起来就是42了 。”
我赶紧抓住机会旁敲侧击,说:“爸,你看,要是妞妞会背‘六七四十二’,她就不会自己去想办法拆数字计算了 。”
妞爷爷其实之前老想给妞妞背乘法口诀表,因为他们那一代就是这么学乘法的,所以当时也没有吭声 。
再就是后来,妞爷爷给妞妞出了这道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到过:“有160只小鸡,要把它们装进四个筐子里,每个筐子装一样多,那么,每个筐子里放多少只小鸡呢?”
这已经是两位数的除法了 。
但妞妞眼珠一转,又报出了答案:“40!”
我就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她说:“160,我先算那个60,分给四个筐子,不够分(她指的是无法整10的去分),那我就给它加上20,变成80,每个筐子分20 。再算100,100里面少了20,也变成了80,每个筐子又可以再分20 。加起来不就是40了吗?”
这一回,没等我说,妞爷爷自己说:“确实是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诀表,还是这样会拆数字厉害 。”
我接嘴:“是啊,要是她会背‘四四一十六’,肯定就懒得动脑筋去想办法拆数字了 。”
看完这两个例子,估计你已经大概能理解,我为什么说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诀表了 。
妞爷爷|乘法口诀表到底要不要背?这是说的最科学、最清楚的一篇
文章图片

一、为什么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诀表?
首先,如果你觉得“算得快”就是数学好,或者“算得快”对数学很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 。
在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这才是数学》里,作者说:
“ 我和很多数学家一起工作,我注意到他们的一点是,他们对计算不是特别快,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人速度相当慢 。这不是一件坏事,他们之所以慢,是因为他们对数学的思考更深入 。”
妞爸也完全验证了这个说法,他算数就不快,算钱的时候还算不过我呢,但这不妨碍他数学很厉害 。
那么,什么好才是数学好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数感!数感!数感!!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是数感?
我的总结是:深刻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灵活的利用这些关系 。
拿一个重要的研究,来说明一下这个结论 。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一群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分析 。
这些学生的年龄从7岁到13岁,被老师提名为低、中、高成绩的学生 。
研究人员发现,在做“21-16”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学生会使用一些策略,把数字改成20-15,计算就变得容易得多 。
而成绩差的学生,只会用非常死板的方法,比如靠记忆,或者从21开始倒数 。
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数学成绩差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不会灵活地使用数字——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试图记住方法,而不是灵活地与数字互动 。
也就是说,当孩子在学乘法的时候(其实学加法减法或者任何其他知识点的时候也一样),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能用最快的速度报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孩子能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去拆分组合数字,巧妙的计算出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