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医院|又一妇产医院被曝欠薪!深陷运营困境( 二 )


公立医院强势竞争来了
前不久 ,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西院开设母婴康复中心一事 , 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 , 近年来 , 多家公立医院相继开设月子中心 , 进军产后康复市场 , 这里面 , 不乏多家三级医院的身影 。
产后康复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 或许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以体现 。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 , 2013年以来 , 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2018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 达到142.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209.6亿元 , 2023年将达272.2亿元 。
从机构数量方面看 ,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月子中心数量在7300家以上 , 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 目前正逐步向中小城市扩散 。
据调查 , “月子中心”运营的形式之一 , 是依托民营医院产科提供较为“专业”的月子服务 , 也因此 , 一些民营医院产科及妇产专科民营医院开设了这类中心 , 为产妇提供具有特色的高端医疗服务 。不过 , 随着公立医院逐渐杀入这一市场 , 有言论指出 , 民营医院这一领域的“饭碗”又可能要被公立医院“抢”了 。
除了产后康复 , 据了解 , 民营医院高端妇产科的市场 , 也在被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蚕食 。西部省某地市级高端私立妇产专科医院院长就曾向《看医界》“诉苦”:在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和医联体的双重围剿下 , 原本以高端化服务为特色的医院 , 市场空间被大大挤占 , 业务现呈下滑趋势 。
据该院长介绍 , 医院原本是企业医院 , 改制后定位当地“第一高端妇产科医院” , 通过特色化的服务逐渐取得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 成立近10年 , 年新生儿分娩量从最初的300例上升到2000多例 , 排名也曾长期占据当地第二名 , 仅次于该市人民医院 。
但好景不长 , 自从该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特需服务以后 , 由于价格相近 , 且为公立医院 , 不少当地产妇直接被分流过去 。目前 , 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年分娩量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医院 。
令这名院长感到无奈的是 , 本来寻求差异化竞争 , 却没想到公立医院一旦反应过来 , 自己当真有些招架乏力 。而且 , 该市妇幼保健院还加入了省内医联体 , 一些县域居民也被其收入囊中 。更为尴尬的是 , 该市距离省城市中心也不过1小时车程 , 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干脆选择到公立医院特需部分娩 。
民营妇产医院未来怎么走?
民营妇产医院未来怎么发展?同为妇产科医生大V、春田医管创始人段涛教授也有自己的观点 。
在2020年底对妇儿医疗行业的年终盘点与展望中 , 段涛表示 , 很多的行业在2020年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妇儿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 产科分娩量下降 , 儿科业务量也急剧下降 , 特别是随着全民预防意识的普遍加强 , 像儿科整体业务量的下降是不可逆的 , 无法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 。
据春田医管发布的《中国妇幼医疗机构白皮书(2020)》建议 , 妇儿医疗的发展要回归理性、回归常识、回归逻辑、回归专业、回归价值 。
在对多家非公妇儿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投资者进行深度访谈后 , 白皮书建议 , 妇儿医疗机构可以扩展业务层面 , 以多元化需求的人群为服务目标;改变获客模式 , 与患者互动 , 取得好感和信任感;尊重医疗的内在规律 , 要回归技术、学科、质量安全 , 完善学科体系 , 占领技术制高点;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 , 走技术、管理、服务上的差异化路线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 , 转载须经授权 , 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