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不明原因贫血、脾脏肿大,医生抽丝剥茧找到“元凶”成功救治( 二 )


文章图片

循蛛丝马迹 终锁定“元凶”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朱雨副主任医师介绍 , 她第一次接诊郭先生时 , 就隐隐感觉病情没有那么简单 。朱雨医生根据郭先生脾脏肿大的症状 , 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判断:郭先生除了慢粒之外 , 可能身体还患有骨髓纤维化的病症 。
为了验证自己对郭先生病情的判断 , 朱雨医生随后安排郭先生进行了骨髓纤维化的系列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郭先生JAK2V617F基因存在突变 , 同时 , 骨髓病理检查证实郭先生的骨髓已出现明显的纤维化(3级) , 这两项是确诊骨髓纤维化重要标志 。造成郭先生脾脏肿大 , 重度贫血 , 持续低烧的“元凶”终于找到了 。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 , 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纤维化虽然名字中不带肿瘤 , 但是它是一种恶性肿瘤 。”朱雨医生介绍 。
明确了郭先生的病因 , 朱雨医生开始有针对性的采用JAK抑制剂“芦可替尼”治疗 。经过短短2周的规律服药 。郭先生在3月31日再次来到医院复查 , 经检查发现:郭先生的脾脏肿大有明显缩小 , 质地较前变软 , 持续多天的低烧也恢复正常 , 食欲有了很大改善 。现在郭先生一家对后续治疗充满了信心 。
“朱主任 , 您的救命之恩 , 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 。”这是马女士在第二封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身患疾病的患者得到治疗 , 心存感恩之心 , 向医生表达感激之情 。收到感谢信的医生 , 充满了治病救人的喜悦 , 收获了职业成就感 。两份简单的手写感谢信 , 背后却是一段医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美好情缘 , 值得铭记 。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通讯员/曹勇 编辑/赵梦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