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因为“血供”太好,我的右手比左手长了1公分( 三 )


拿着结果,回家和先生商量,他强烈建议去北京复查 。
于是,先生出马,联系好在北京的医院工作的同学帮忙安排做各项相关检查 。这次的检查仪器更加先进,不但对骨头做了扫描,还对血管、肌肉一并做了扫描 。
结果出来,骨头已经糠了,病变侵袭了周围的血管、肌肉,呈弥漫性分布 。接诊的医生判断,这种情况,首先排除了介入治疗的可能性;接着,翻看了之前的病历,17年前的放疗已经使用了最大剂量,再做放疗的话,有可能引起其他恶性病变;最后,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高,一是骨髓腔里的病灶无法完整取出,二是右手将面临丧失部分功能的风险,比如手腕无法抬起,手指不能抓握等等 。这么盘算下来,三条路都堵得死死的,换句话说,就是没治了 。
医生分析完,用怜悯的口气说:“血管瘤确实是比较容易复发的,虽说是良性疾病,但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偏恶性的 。”
走出医院大楼,外面正下着小雨,先生站在我身边,脸色微红,连带眼眶也有点红了 。
我也觉得泄气——病都已经查明白了,却没有一个治疗方案可以选择,这事儿确实有点儿无法接受 。
隔天,我们带着以往所有的结果和病历,去另一家医院就诊,那里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可以提供 。
乐观的态度,原来也可以是治病良方
辗转两家医院没有得到确切的治疗方案,我们还是有点不甘心 。
最后,我们又来到17年前给我做治疗的北大第一医院 。以前的老主任已经退休了,这次遇到一个中年男医生,说话声音洪亮 。他认真看完了我的所有资料后说:“你这放疗做得挺成功啊,恢复得也很好,现在状态也很不错啊!”一顿猛夸之后,他嘱咐我,保持现状就行,注意别受外伤;如果受伤骨折,就赶紧来北京做补救 。
我喜欢这个“乐观”的医生!虽然右手的病灶还是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我内心的郁结似乎已然被他解开 。原来医生的主观态度和决策建议,也可以改变就医者的心态 。他说的这段话让我明白,面对不太乐观的事实,还可以选择另一种对待疾病的态度 。右手多年的缺陷,并不是只有“治疗”,才是唯一结局 。
我们选择全面接受他的建议 。心满意足地,顶着百年不遇的大雪回家了 。
就这样,我和我的骨血管瘤又相处了11年 。在这11年里,我不再是努力地去习惯它时有时无的疼痛,或是忽视它不那么好看的外观,我能够主动接纳它的存在,我学会了与它和平相处,甚至互相照顾 。
这段时间里,闲不住的我,也开始尝试练习瑜伽,用这种古老方式来试探右手运动机能的边界在哪 。也是在这种不断的尝试中,我学会了保护与妥协 。
缺陷也是一种“收获”
因为缺陷,先生变得小心周到,天气不好会叮嘱我不要骑车上下班 。
因为脆弱,我会回避一些有点危险的活动,减少受伤风险 。
因为疼痛,我现在练得左手能一把拎起炒勺盛菜 。
缺陷无法修正,那就一定要善加利用,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字写得难看,赖它;
包子捏不出褶,赖它;
拖鞋勾得一只大一只小,赖它 。
我的右手最终教会我:
1、 病在你身上的时候,可能最疼的人不是你,而是你的亲人;
2、 接纳自己的一切,尤其是不如人意的那一部分更要完全接纳;
3、 感谢并珍惜缺陷,它可能是上苍赐予你的另类庇佑 。
骨巨细胞瘤|因为“血供”太好,我的右手比左手长了1公分
文章图片

作者右手近日照片丨作者提供
医生点评
曾浩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主治医师
对于骨肿瘤的诊断,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本文作者未提供病理诊断资料,只提供了医师通过影像学资料判断为右前臂血管瘤的文字信息 。因此,下面我就骨血管瘤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