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一个理想的学校心理干预系统是什么样?这些真实经历告诉你答案( 三 )


在赵文河接到一个案例中,学生最终只能以毕业的方式离开导师,「他所有的期待和盼望,就是能够离开那个人」 。
而在系统中,家长的配合和参与也从来不可缺少 。
「有的时候,跟家长的沟通就经常出现问题,比如学校通知说,孩子有抑郁症,家长就说,孩子在家没问题,到学校怎么就出问题了 。或者说,学习都学不好,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在对谈的时候,赵文河始终强调,解决这类问题从来不是哪个群体或者个体的责任,而是一个协调性的工作 。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学校、医院、家长、孩子都往一个方向使劲,问题才好解决,但凡有人觉得,你是坏人、你在害我、你在甩锅,这个事情就不好了」 。
不应被「心理脆弱」简单概括

在对话中,赵文河一再表达自己的顾虑 。「我们做这一行的都不建议宣传自杀类的问题,因为知道的多了,会模仿」 。
但对这一话题噤口不谈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频繁出现的高校自杀现状 。
如果只是归因于个体或者群体的身体或精神疾病的原因,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问题 。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燕舞在论文中提到,「自杀者个体具有焦虑 、疑心 、抑郁、病态人格 、脱离现实等性格缺陷之类的导致自杀的身体或精神疾病的原因,几乎可以成为解释自杀现象的『万金油』,对每个地区、每类人群的自杀都适用 。然而事实上,自杀者不仅仅具有巨大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 、城乡差异 ,而且还具有巨大的区域差异。对这些差异的解释 ,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理论传统实际上不可能做到或扮演成 『包打天下』的角色 。」
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份预防自杀报告,向人们发出提示,在 15 – 29 岁群体中,自杀是第二大主要死因 。
美国加州独立执业心理治疗师朵拉陈在一篇文章中引入了「青年危机」的概念 。这是由「中年危机」演变而来的词汇 。
心理学家 Dr.Alex Fowke 将此定义为「一段关于职业,人际关系和财务状况的不安全感,怀疑和失望的时期」 。一般来讲,青年危机出现在人生的 20 岁到 30 岁中期 。
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朵拉陈形容:
「那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焦虑感,就像是一只在太阳底下被关进玻璃罐里的蜜蜂——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却不知道该怎样冲破这层厚厚的玻璃,向着那光明飞去 。」
研究者指出,心理上最容易被青年危机所影响的,恰恰是那些上进生 。
一位来自 985 大学的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压力源:身边的同龄人都很优秀,或者过得非常有意义,而自己却始终追赶不上 。相形见绌之下,被裹挟在焦虑、嫉妒、愤怒、自责之中 。
理想|一个理想的学校心理干预系统是什么样?这些真实经历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这与赵文河的观察不谋而合 。
「越是好学校,好学生,可能被发现出现问题的越多 。」
其中有这些学生能够更早意识问题并愿意解决的原因;也有一些在于,重点院校的学生习惯向特别优秀的人对标,给了自己很大压力 。「 TA 们不知道自己可能在全社会已经排名前 1% ,只是觉得,谁比我强,我就看着谁 。」
「内卷」「绩点为王」一度是高校里的热频词汇 。
有人一度总结,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 PK ,最终精疲力竭 。
在偶尔治愈接到的一个案例中,林书晗,她在武汉高校念大三,这个来自西北的女孩寄希望于教育实现阶层跃升 。她向朋友描述自己的目标:北上广一线城市工作,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
在林书晗的理解中,实现这个目标「没有捷径」,家里无法负担留学的费用,也不能为她提供在大城市扎根的人脉支持 。面对一些公司「只招硕士」的学历限制,她认为自己有且只有读研这一条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