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肠癌患者&医生 请注意!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处理

egfr|肠癌患者&医生 请注意!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处理
文章图片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皮肤不良反应是抗EGFR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具体包括丘疹脓疱型皮疹、甲沟炎及皮肤干燥瘙痒等,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mCRC的抗EGFR单抗共2种,分别是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其中,西妥昔单抗在国内上市 。
既往国外的临床研究显示,>80% 的患者使用抗EGFR单抗后会出现特征性的皮肤不良反应,如丘疹脓疱型皮疹(papulopustular eruption)、甲沟炎、顽固性皮肤干燥瘙痒、毛发异常、毛细血管扩张、结膜炎和黏膜炎等 。虽然多数患者表现较轻,但仍有约17% 的患者因皮肤不良反应减量甚至停药 。
2018年我国临床研究也显示,抗EGFR单抗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1.4%,其中≥ 3级皮肤不良反应占25.8% 。与此同时,在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皮肤不良反应(尤其丘疹脓疱型皮疹)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与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有关 。
抗EGFR单抗的皮肤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丘疹脓疱型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甲沟炎、毛发异常、结膜炎、黏膜炎、毛细血管扩张及光敏现象,其特征性的不良反应被描述为PRIDE综合征[包括抗EGFR单抗导致的丘疹脓疱(papulopustules)和(或)甲沟炎(paronychia)、毛发生长调节异常(regulatory abnormalities of hair growth)、瘙痒(itching)和干燥(dryness)] 。个别病例报道可出现重症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症) 。
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严重度分级
一、丘疹脓疱型皮疹
丘疹脓疱型皮疹是最常见的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60%~90%,其严重程度与抗EGFR单抗的用药剂量有关 。
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丘疹脓疱型皮疹的严重度分级
注:BSA: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皮疹主要表现为红色毛囊性丘疹和脓疱,主要分布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鼻部、鼻唇沟、口周、上背部及颈前V字区 。与寻常痤疮临床表现的不同在于:
(1)常伴有严重的瘙痒和疼痛等刺激症状;
(2)没有粉刺皮损;
(3)严重时可泛发至下背部、四肢和臀部 。
皮疹可在用药后2 d~6周内出现,往往经过4个阶段:
(1)第1周,感觉障碍伴有红斑和水肿;
(2)第2周~ 第3周,爆发性的丘疹及脓疱;
【egfr|肠癌患者&医生 请注意!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处理】(3)第3周~ 第4周,结痂形成;
(4)≥ 1个月,受累部位持续性的红斑、干燥和毛细血管扩张 。
一般撤药1个月后皮疹可完全缓解,但在再次给药时复发或加重 。从长期管理看,皮疹随单抗治疗周期呈反复复发- 缓解的趋势,严重程度一般逐渐减轻 。丘疹脓疱型皮疹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皮疹形态分布和症状等临床表现,结合发疹前抗EGFR单抗的用药史 。
丘疹脓疱型皮疹的分级治疗
Meta分析显示,抗EGFR单抗治疗后出现丘疹脓疱型皮疹的结直肠癌患者较不出现皮疹者生存期更长,缓解率更高,提示出现丘疹脓疱型皮疹是抗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较好的临床指标 。因此,和传统药疹不同,≥3级的丘疹脓疱型皮疹才需要停药,在积极妥善的处理皮疹后,继续抗EGFR单抗的治疗对患者远期预后有利 。
所有用药患者均需进行保湿和防晒的基本护肤指导,同时根据皮疹严重度分级,判断是否需要暂时减停靶向药,并根据皮疹范围、临床表现和症状严重程度等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用药及说明见下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