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跨国药企在华40年:从超国民待遇到普通玩家( 三 )


有资料显示,到2013年,头孢曲松原研药与仿制药零售价之比已从此前的6.25:1扩大到了9.35:1 。医院里的一品两规也变成了一个进口品和一个国产药 。
很多技术壁垒高的“救命药”甚至出现了全球最高的情况 。如:诺华的格列卫2002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每盒价格曾高达25800元,此后,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到2014年已经远高于中国香港的17000元和美国的13600元 。
强弱对比悬殊之下,跨国药企在中国逐步进入了“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 。
为了进一步扩大优势,跨国药企也着力壮大其销售团队 。
耶鲁法学院学者2014年发表的论文显示,全球前10的药企在中国雇佣销售团队规模有25000人左右 。IMS统计,辉瑞、拜耳、阿斯利康等跨国巨头仅一线医药代表就已经超过了2000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
数据统计,中国医药市场在2000年以后的10年间,实现了25%的年复合增长,跨国药企收入也坐上火箭 。比如阿斯利康,在华建厂4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0亿元,被称为跨国药企的“梦之队” 。其他药企虽然没有更多数据佐证,但是从年会的盛大也可以看出端倪 。
2010年辉瑞并购惠氏后,在广东东莞一场年会花了3000万元,5000多员工参加,在当时被称为“最牛公司年会” 。此前,拜耳带领1600多名员工,在韩国济州岛狂欢6天,业界分析花费也不会少于3000万元 。跨国药企中国区年会,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行业瞩目的盛事 。
那是跨国巨头们飞速发展的盛世 。只是,在狂欢中,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些可能让他们“光环”退去的隐忧 。
当头棒:失去超国民地位
2013年,GSK在华行贿被开出了天价罚单,多名高管被判刑,还有一名外籍高管被驱逐出境 。
一位长期为西方公司服务的法律顾问曾评论道:“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对外企网开一面的政策,中国政府以前不想造成尴尬,或者给外人留下中国腐败丛生的印象 。但他们现在已经不这样想了 。”
在GSK行贿案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自带“光环”,常被认为是专业、合规的代名词 。
直到2004年外媒刊出了揭露制药巨头“回扣黑幕”的文章,人们才恍然发现,一些所谓的“标准”“规则”“国际惯例”,人们想当然认为合理的行为,如出旅游+讲课费等模式等,原来也都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 。
但是在此后的执法过程中,由于手法隐蔽、中国立法不足等原因,监管者一直没有对这些行为作出明确表态 。
GSK在华行贿案曝光后,人们才恍然明白,跨国药企的本土化已经延伸到了带金销售领域,且数额如此巨大 。
根据公开资料:GSK(中国)为了提高销量,大量招聘销售人员,向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行贿 。差旅费、讲课费、组织旅游等,都是其扩大药品使用或扩大使用的方式 。仅2007年以后,GSK就像700多家旅行社及咨询公司转移了30亿元,疑似用于“非法资金处理” 。
从GSK案件开始,人们已经清楚意识到,中国监管者已经打算“出手”了 。
实际上,跨国药企从最初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他们的技术往往也并非最新技术 。《主流——中国药企领袖智慧》中提到,发达国家海外直接投资理论明确提到:核心技术保留总部,二流技术、生产线才流向海外 。管理不足,还有跨国药企通过做高海外原料药价格等形式,制造账面亏损,逃避税收 。
这一时期,中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了,不能靠引入外资建三产来赶超国际水平 。
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技术是在太弱,这些成熟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 。
但是,在此后的发展中,中国本土药企也在迅速崛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