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跨国药企在华40年:从超国民待遇到普通玩家

40多年来,跨国药企凭借中国的政策红利,以及几乎没有力量能与之抗衡的环境,吸金无数 。
跨国药企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长达40多年的磨合中,经历了从最初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到祛魅,到制衡,再到调整并发现新的相处模式的过程 。
客观地说,跨国药企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他们参与创造了这个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 。
不过,他们在中国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包括单独定价、享受税收优惠,以及在监管上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产业端加剧产能过剩;大众端药价居高不下,患者用不起药等 。随着本土药企的兴起,他们光环退去,几乎是必然的 。
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兴衰,完美契合了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 。所以,跨国药企在华走过的路,几乎也是一段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政策变迁的历史 。
药企|跨国药企在华40年:从超国民待遇到普通玩家
文章图片

初相遇:引进的不止是资金
1978年,中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73亿元,甚至可能比不上辉瑞一家药企的营收——70年代,辉瑞的年营收就有10亿美元 。
那个年代,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处在蹒跚起步的阶段,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尚不存在,医院日常可以使用的药品仅有500余种 。
后来号称有千亿年收入的扬子江药业,还是小镇上不知名的小厂;恒瑞的前身连云港制药还在制造止血消毒药水,改变它命运的技术员孙飘扬直到4年后才被分配至此 。
最初引入外资药企,不是为了新药,而是要引入一条符合标准、产品能销往全球各地的大输液样板生产线 。
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是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 。1980年签约,1984年投产,到1980年代末,中国大冢已经可以生产8种注射液,供应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大医院,还销往日本、中国香港,产能、销售额、利润都实现了2位数增长 。
中国大冢开了个好头,一大批跨国药企开始试探着进入中国,他们所看重的也从中国产业政策、税收上的优惠,低廉的成本和劳动力,发展到中国巨大的市场 。
据《医药世界》,截至中国2001年12月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医药“三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790家左右 。世界排名前20的制药公司,均已在华投资建厂 。从市场份额上看,这些企业占据了中国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
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从生产到销售,这些外资药企几乎重构了中国的医药产业 。
外资药企不仅为中国百废待兴的医药产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成熟的技术、全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更多可用的新药,还带来了当时医药领域主流的销售模式——学术营销,以及与之相伴的一个新兴职业——医药代表 。
到2016年,中国已有300多万医药代表,支撑起一个2万亿药物使用规模的巨大的销售体系,服务于中国的1.2万公立医院 。
80年代的中国,严密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药企按计划完成生产量,再由各地医药公司收购,统一调配 。
药企不需直面终端市场,没人知道,现代的医药产业中,应该如何卖药 。
而欧美的医药工业,在经历了二战后的产业迅速膨胀、竞争白热化之后,早已洞悉了医药商业化的要害——拥有处方权的医生才是医药公司真正的客户,针对医生的销售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现代医药销售模式 。
1985年成立的西安杨森,引入了杨森的员工培训机制,手把手建起了中国第一支医药销售团队,被誉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黄埔军校” 。
这些第一代受雇于外资药企的医药代表们大多具备专业背景,能接触到一手科研资料,早期也曾颇受医生的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