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跨国药企在华40年:从超国民待遇到普通玩家( 四 )


到今天,就连全球领先的PD-1抑制剂,也成了扎堆研发的对象 。据百奥泰公告,2014年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推出PD-1之后,全球154个PD-1中,有85个是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的 。
2018年以来,中国仅国产PD-1就有5个获批上市 。
国产药品竞争压力下,在美国最初上市要100万元的进口PD-1——O药、K药,一进入中国,就给出了全球最低价,经过几轮价格战,年费用持续大幅下降 。
特别是国家医保谈判之后,在国产药品降价攻势下,上述两款进口药虽然没有谈判成功,年费用也都从30多万元、20多万元,降到了10多万元级别 。而国产PD-1甚至可以把个人自付费用降到1万元 。
以国家为主导的“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也与2008年启动,到2019年累计139个新药证书、其中44个是1类新药 。这些药品都是,医保谈判、倒逼进口药降价的博弈“筹码” 。
GSK行贿案查处前,“国产易瑞沙”埃克替尼上市,这款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药,打破了欧美药企的垄断地位 。在2015年首次国家谈判中,倒逼易瑞沙降价55%,月均费用从1.2万元,降到了5500元左右 。这既是进口药国产替代的序章,也给了主管部门严惩GSK的底气 。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头部药企的共同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工业总值到2017年已经接近3万亿元 。百强企业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9296.4亿元,增速超过10% 。平均研发费用5.5亿元以上 。
另据Wind数据,中国A股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在2011年还不足100亿元,到2019年已经超过500亿元了 。从各家年报看,2020年,中国研发投入超10亿元的多达14家;40多家药企的研发占比超过10% 。
中国倒逼进口药降价的底气越来越足 。而随着越来越多国产创新药上市、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一场颠覆性改革也逐渐酝酿成型 。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跨国药企已经从可以和政策制定者“掰手腕”的角色,变成了普通玩家,只能顺应规则,与本土药企公平竞争 。
大撤退:多少人想回到十年前
2017年,离开关停的上海礼来中国研发中心,不止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似乎推倒了外企资产撤出中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
紧接着诺华解散了中国生物药研发团队,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早期研发被叫停,140人遭裁撤;GSK中国研发中心裁撤,在研项目转入美国研究中心;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裁员;阿斯利康中国临床前研究业务剥离……
骨牌绵延不绝压倒了更多业务 。
2019年礼来卖掉了抗生素大品种希刻劳和稳可信在中国大陆的权利,以及希刻劳在苏州的生产工厂 。
辉瑞也将立普妥、络活喜等成熟产品打包归入辉瑞普强并最终将其与仿制药巨头迈蓝合并 。
此后,GSK、诺华也卖掉了在华工厂 。勃林格殷格翰剥离了爱全乐、可必特、思力华和思合华的推广;萌蒂制药干脆在卖中国业务部门了 。
进入2021年,越来越多昔日重磅产品线,被“挥泪斩杀” 。
辉瑞卖掉了其2016年在杭州的生物药生产基地,这家工厂花了20多个亿,自从建成还没有正式投产;
武田直接剥离了中国大陆的5个产品线,覆盖心血管和代谢领域;
罗氏将希罗达(卡培他滨片)、特罗瑞(盐酸厄洛替尼片)、左博伏(维莫非尼)三款曾经卖得很好的产品的中国大陆地区市场推广权授予他人 。
接着,一批药品开始退出中国市场 。就在3个月前(5月24日),国家药监局公布的283个注销批文药品中,就包括了艾伯维的维健乐(奥比帕利片)、易奇瑞(达塞布韦钠片),强生的力洛(琥铂酸普芦卡必利片),优时比的开浦兰(左乙拉西坦片),默沙东的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