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Intel 拆出500亿美元的Mobileye,百度 Apollo们会效仿吗?( 五 )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无人配送行业在过去两年取得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风口 。
但整个行业仍在商业化探索初期,想盈利,依然很困难 。
毫末出行的挣扎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据 。
2019年脱胎于长城汽车ADAS研发部门的毫末智行,今年2月份完成了由首钢基金领投的Pre-A轮融资,估值达到近20亿美元 。今年10月份宣布和阿里达摩院就“小蛮驴”无人配送车达成技术合作之后,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就表示,2022年将是AI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分水岭之年”:

“在2022年,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已经要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否则将是‘致命的’ 。”
之所以出现这种生产考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动驾驶烧钱太快,离赚钱又太远了 。
说到这,就不得不引出另一个问题了: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目前正面对估值上升、赛道升温和生产困难加剧的矛盾局面 。
上市之前,自动驾驶企业先要活下去根据Information的数据,全球排名前十的自动驾驶企业已经烧了超过160亿美元 。其中,百度Apollo的烧钱速度和力度都名列前茅——据媒体统计,自Apollo计划问世以来,百度在研发上日均烧掉6000万人民币 。
外国同行的日子其实同样不好过 。谷歌Waymo和通用Cruise的研发投入都超过30亿美元;今年4月在美上市的图森未来光是第一季度就亏损3.85亿,同比扩大近14倍,研发经费占据大头 。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除了有百度在背后不断输血的Apollo之外,国内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目前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一边是资本的狂热追捧,另一边是持续烧钱研发、商业化遥遥无期背后愈发严峻的生存考验 。说到底,和AI等高新技术产业一样,自动驾驶也是一门非常烧钱的技术 。在憧憬美好未来之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们首先要熬过眼前的难关 。
而于这个行业性难题,价值研究所认为,暂时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 。未来一年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或许真的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是通过成功的商业化探索成功自救,还是通过上市融资补充弹药再打一场持久战,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目的:活下去 。
从这个角度讲,英特尔分拆Mobileye还真是意义非凡——要是Mobileye的上市能成功延长资本的投入周期,为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探索时间,那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
而在国内这一众玩家之中,百度对自动驾驶行业的野心可能是最大的,也是跨界最多的 。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Robotaxi之外,今年1月份,百度宣布亲自下场造车 。3月份,由百度和吉利联合组建的集度汽车正式成立,标志着双方的联合造车计划全面加速 。
在外界看来,百度此举是要为自己迟迟无法落地的AI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找到应用场景 。既然市场发展速度不给力,那我就亲自下场为自己创造落地场景 。
基于这份野心和决心,价值研究所认为,全力加速商业化的Apollo走向分拆上市,也是迟早的事 。而Mobileye要是能提供成功经验,或许就会加快百度Apollo的独立上市计划 。
事实上,12月2日,李彦宏的新书《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正式发布,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在唱好自动驾驶市场,为Apollo造势 。
11月份,北京开放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Apollo旗下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成功拿下Robotaxi商业化第一单 。在商业化的探索上,百度已经走在大部分同行的前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