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淘系女装脱去“黄金甲”( 三 )


茵曼母公司汇美时尚招股书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90亿元、9.49亿元和 11.41亿元,呈现增长之态 。但净利润分别为3330.73万元、 3190.78万元和1581.48万元 。
裂帛招股书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88亿元、5.79亿元与5.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46.9万元、-421.45万元、3164.49万元 。
从财报数据看,在此期间,唯一表现尚好的正是韩都衣舍与戎美 。2014年至2016年,韩都衣舍营收分别为8.3亿元、12.6亿元与14.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54万元、3385万元与8834万元 。
投稿|淘系女装脱去“黄金甲”
文章图片

戎美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5亿元、7.04亿元、6.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94.08万元、1.00亿元、1.10亿元 。
数据的差异,恰好对应了“淘系女装”的模式分野——有的布局线下生意,尝试“去淘化”;有的则利用淘宝的生态圈,仍是重线上运营 。
一个更大的背景是,随着传统服饰品牌集体转型线上,在拉高线上流量成本外,“淘系女装”赖以为生的渠道优势与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 。
换言之,一个草根创业者生机勃勃的时代已经过去,专业者的入场,正让线上服装生意的竞争变得日益焦灼 。
竞争首先体现在价格上 。自2016年开始,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明显感觉到,“韩都衣舍卖不动了” 。这位曾经亲手缔造韩都衣舍销售神话的创始人认为,互联网品牌一旦撞上有明显差异化认知的传统品牌,就会处于不对等位置 。
这种压力源于“淘系女装”的成长逻辑 。本质上来说,淘宝养成的是“淘系女装们”,而不是韩都衣舍、裂帛或是茵曼 。这种对淘宝生态的过度依赖,反而让品牌自身失去了独立性与差异化 。
更重要的是缺乏经验 。草根创业者对服装产业的供应链模式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正如上文所说,“淘系女装”大多是以轻资产为主,在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往往选择熟悉的代工厂合作 。这一模式的优势不言而喻,比如反映度更高,上新频率更新等 。
但前提是,品牌方需要掌握话语权 。显而易见,随着线上服饰生意的内卷,品牌运营的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如果不将供应链优势掌握在自己手中,工厂或选择与更有前景的大品牌合作 。
投稿|淘系女装脱去“黄金甲”
文章图片

正如“七格格”创始人曹青曾在微博上抱怨的那样,即便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但依旧苦于没有经验,“2009年开始,我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供应链上,一直饱受没有经验之苦 。”
而对供应链的透彻理解,恰恰是传统服饰品牌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下的重资产优势 。
意识到需要回头补课的“淘系品牌”们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分野就此产生 。裂帛、茵曼通过自建或收购品牌,在继续扩张产品矩阵的同时,逐步开始砸钱布局线下生意 。
如裂帛收购淘系女装品牌“天使之城”,自建品牌“所在”等,逐步形成了涵盖男装、女装、童装、箱包等类别的产品矩阵 。据招股书显示,裂帛上市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将作为线下实体店的拓展,计划将在两年内开设15家线下门店 。另一边的茵曼则在2015年就正式提出了“千城万店”计划,计划到2020年开店10000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