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我们有理由拒绝“洋节”吗?( 四 )


洋节在中国的另一个本土化营销成果 , 便是它成功地让年轻人们多了很多个情人节 。恋人们会在这一天约会见面、互赠礼物 。圣诞节自带的异域色彩及神秘的宗教气息 , 很容易让热恋中的男女产生浪漫的情愫 。当西方人围着饭桌全家团聚时 , 中国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 , 去商场、去餐厅、去酒店 , 这是对外来教条的祛魅 , 洋溢着新人类遵从自己欲望的酷 。
但平安果的流行 , 利好的是水果批发商;情人们的约会 , 利好的是酒店宾馆 。受益者过于垂直 , 实际经济效益也有限 。
洋节营销更现实的意义就是“二创” , 是摆在运营部周报里的KPI , 是可以放在排期里的“饱和工作”证明 。万圣节妆容、感恩节打卡、抖音上的美女们早在上个月就穿上性感圣诞装跳舞了 , 他们创造的流量 , 似乎远超这些节日的实际热度 。
所以与其思考我们应不应该过洋节、洋节是不是人们营销的结果 , 不如思考思考谁让我们背上了这些KPI?我们又为什么总是被这套运营策略吸引?
粗略地理解 , 这套运营策略的奏效 , 就像食色性也的感官刺激 , 营销需要明显的标识 。比如你父母转给你的养生文章 , 一定要用最耸人听闻的标题 , 里面配上各种金光闪闪的GIF , 十几块颜色 , 二十多个箭头 , 指引着你阅读那些伪科学 。你父母遇到一个头发染成好几种颜色的杀马特 , 可能会觉得对方不正经 , 但看到这样花里胡哨的文章 , 却一定要转发 。
投稿|我们有理由拒绝“洋节”吗?
文章图片

我之前一直觉得是互联网的下沉给这些营销提供了市场 , 但几个月前的一天 , 一些我素来敬重的知识女性也开始在朋友圈打出“谁送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时 , 我才开始重新琢磨营销的本质 。
所有的营销 , 都在利用人性做文章 , 而人性最大的弱点 , 便是害怕孤独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对被孤立的恐惧始终埋在大脑皮层最深处 。当这种恐惧外化成行为 , 便是从众和跟风 。
无论何等的学识、视野、阅历、专业水准 , 都敌不过人性 。你无法想象当你的社交网络都在参与一件事时 , 你偏偏特立独行一笑而过的代价 , 你的手指总会在某个词语、某帧画面的冲击下 , 点一个复制+粘贴 。
你一辈子参加过几次万圣节化装舞会?你吃过感恩节火鸡吗?你知道那些拿《铃儿响叮当》当bgm跳舞的妹子可能连哪天是平安夜哪天是狂欢夜都分不清吗?当然这些知不知道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在这个遍地都是营销诱惑的年代 , 我们不妨把这些节日当成难得的思维锻炼机会——社交网络已经变成最重要的生活场景之一 , 你参与的任何事件 , 可能都会影响你对自我的塑造 。
在知识让位给娱乐、观点让位给成见、情绪让位给思考的赛博世界 , 你必须先回答好“我是谁”这个问题 。
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节日的建立 , 背后往往依托着故事 , 但在不同年代 , 同样的节日我们会讲述不同的故事 。今天人们谈起圣诞节 , 不会再有人愿意提起耶稣 , 那个饱受创伤的神之子太悲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