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造车新势力出海众生相:“蔚小理”的新增量,三线品牌的救命草?( 五 )
发力新能源车后屡遭特斯拉暴击的宝马CEO齐普策,就曾反复思索自己和特斯拉之间的差异:
“传统车企的强项在于产品迭代和体系化能力,在这方面,宝马至少在未来十年都具备很突出的优势 。但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在和第三方供应商的合作方面,做着一些不同的尝试 。”只可惜,特斯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别的造车新势力现阶段学不来 。
就拿供应链危机最明显的蔚来来说 。澎湃新闻曾报道称,芯片厂商向车企交付芯片时,优先考虑的肯定是规模——需求量高的企业优先供应 。缺芯最严重的蔚来,恰好暴露了自己在芯片供应端准备不足、缺乏预备方案、抵御风险能力太弱的弊端 。
此外,蔚来的产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蔚来江淮工厂,加上预计在明年三季度才能正式投产的合肥生产基地,预计最大联合产能也不过60万辆/年,生产交付压力巨大 。
【投稿|造车新势力出海众生相:“蔚小理”的新增量,三线品牌的救命草?】在供应链、产能的共同制约下,造车新势力出海能不能成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抢特斯拉的蛋糕,恐怕只是奢望 。
写在最后数日前,特斯拉因为零部件问题宣布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近50万辆汽车,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其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 。一直对自身严格品控很有自信的特斯拉尚且如此,其他新能源车车企就更应该提高警惕 。
逆全球化已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在新能源车领域似乎并没有出现这个潮流 。碳中和、节能减排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趋势,站在风口的新能源车必然也会乘着这股东风走向全球市场 。只不过在扩张的过程中,诸如供应链管理,品质把控等环节,会给各家车企带来更多难题 。
但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国产品牌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