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谁提出来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理解( 三 )


康德的“只有人 , 才审美” , 也可以使人联想到《庄子》的“人而无情 , 何以谓之人” 。但两者的境遇和方式完全不同 , 《庄子》本来讲的就是“卮言” , 别人懂不懂与己无关 。而康德就不同了 , 这个德国哲人是绞尽脑汁地想要讲清楚、说明白 。而后来美学史上几乎所有的基本问题 , 都是在康德试图把自己的天才直观经验讲得更清楚一些时发生的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了解 。
首先是康德采取的论证方式 。康德哲学的基本特点是一切唯主体是问 , 关于审美活动的解读也同样如此 , 康德是从对人的审美机能的分析入手的 。康德对审美机能的论证方式 , 是一种我们今天已经很不习惯的思辨哲学方式 , 基本上不涉及经验的证据 , 主要是在逻辑演绎上进行推理、做出判断 。康德是通过对人的生命机能的先验分析 , 而不是经验分析去论证审美机能的存在 。具体说来 , 不是从经验中找到大量审美机能存在的事实 , 然后再把它们理性加工改造、提升为概念 。相反 , 思辨哲学的特点是一切从概念或抽象体系出发 , 这种概念与体系的提出完全基于康德所谓的“理性的需要” , 也就是严格区别人与自然万物或更严格地要求人自身的内在要求 。一般说来 , 哲人们不关心这种需要是否有物质的与精神的条件 , 或者能否在经验界中行得通 。他们关心的仅仅是 , 如果缺少了一个概念或者思辨体系中的一环 , 那么人的本体论根据或者说人与自然界的区别就一定会变得暧昧不清 。由于他们坚定地相信人一定是不同于自然万物的 , 由此也就证明了他们关于人性的概念与整个体系都是正确的 。总之 , 从头到尾 , 一切都是在抽象世界中运行的 , 和经验、事实、历史和现实无关 。这其中有中世纪神学“本体论证明”的明显痕迹 , 和后来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实证主义的隔膜和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但其是其非不是一个十分容易得出的判断 , 因为在先验分析与经验论证、思辨哲学和实证哲学之间 , 依然存在着一个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 。在这两套话语的深层结构中 , 潜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理念 。思辨哲学中最高的价值理念是“ *** 之辨” , 全部言说都基于一种提升人的存在的潜在价值判断 。而在实证哲学中人和万物的精神差异却消失了 , 它们被阐释为都是按照自然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或结果亦即科学规律)运动的物质或实体 。这两种关于人性的言说与价值理念各有各的合理性 , 是永远不可能统一起来的 。而对它们最明智的态度 , 就是把两者区别开 , 这是了解康德哲学首先需要解决的语境问题 。一个人如果了解了康德哲学的良苦用心和提升人性的理性努力 , 那么他对思辨哲学家的精神理念是不会随意以科学的名义诋毁的 。
这样一个基本态度 , 是接近康德哲学智慧和灵魂的第一步 。康德论证审美机能的元叙事即“只有人 , 才审美” 。像后来有些生理美学关心的“动物有没有审美或情感机能” , 特别是像今天的后现代美学宣扬的建立在“新感性本体论”基础上的“肉体狂欢” , 从一开始就是被康德美学拒之于千里之外的 。“只有人 , 才审美”?为美学研究奠定了一个很深的古典哲学基础 。这个原理的逻辑框架可以浓缩为“人非草木 , 孰能无情”:从正的一面讲 , “草木无情” , 即自然界是没有情感的 , 而人又不同于自然万物 , 所以“只有人 , 才审美”是一定成立的;从反的一面讲 , 人非草木 , 为什么不是草木呢?是因为人比一般的动植物多了一种叫“情感”的东西 , 也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这两方面的循环论证指向一个共同目标——审美机能是人的天性 。康德把它命名为与理性意识、伦理意志三足鼎立的判断力 。康德的全部哲学思考都旨在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中的万物 , 是因为人比万物多了三种东西 。他的三大批判就是为了说明这三者的原理是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 。简单来说 , 动物只有感觉经验 , 而人却有一种可以用来整合感觉经验的先验概念;动物只有本能反应 , 而人却有一种可以用来超越自然本能的实践理性;动物的喜怒完全受制于现实利害 , 而人的情感活动却在遵循着另一种超功利的形式原则 。对于一个思辨哲学家的理论研究来说 , 他用这样三个原理论证“ *** 之别”就足够了 。至于现实世界中的张三、李四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个“天赋职责” , 不是他所关心的 。如果再多说一句 , 也可以说哲人的意思还有“如果不这样 , 人就不是人” 。康德做完三大批判 , 之所以洋洋得意 , 我想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