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谁提出来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理解( 四 )


与人有知识在于他有纯粹理性、人有伦理在于他有实践理性一样 , 对于人何以会有一种不同于动物的审美情感 , 康德的解释是在人的生命机能中有一种“判断力” 。它是人可以获得审美愉快、审美经验的先验根源 , 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一样 , 判断力的存在也是无法在实践中证明的 。特别是思辨哲学的时代过去后 , 像康德那种对判断力原理非经验科学角度的证明 , 是极其不能令人满意的 。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 , 人们已不再相信还有理性之光不能照亮的角落 。从黑格尔开始 , 包括马克思 , 都在试图对康德那个谜一样的“判断力原理”进行科学说明 , 以便使美学这门“哲学的预科生”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则在于如何给康德语境中的“审美先验形式”一个经验的解释 。
其次 , 则是要考察一下康德美学本身的问题 。很多哲学史家都指出过康德的“摇摆性” , 这当然不是毫无道理的 。在《判断力批判》上也是如此 。想一想也不奇怪 , 在康德所处的那个理性主义时代 , 任何人要想拒绝科学的诱惑都是十分困难的 。可能包括康德本人 , 对康德关于判断力的批判都是不满意的 。除了在论著中的一些细部有含混和自相矛盾之处外 , 更重要的是在康德美学思想中存在着两个“叙事者” 。康德关于美学最重要的著作实际上有两部 , 一部是早期充满天才设想的《宇宙发展史概论》 , 另一部则是大家熟知的《判断力批判》 。简要言之 , 前书的主题是强调感性机能“是不可分析的” , 而后者则属于“强为之名”的知识探险之举 , 即一方面根据理性意识的原理把感性机能的本质阐释为“在于形式” , 另一方面又根据伦理意志的原则把感性机能解释为“道德的象征” , 这就是《判断力批判》两个部分所要讲明的“大义” 。这两种描述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康德说它“不可分析”时 , 实质上是拒绝了对感性机能作经验论证 , 是把判断力看作一种人的天性来对待 , 也是符合他的整个先验哲学的深层语法结构的 。这与后来维特根斯坦要求理性对情感对象保持沉默也是相通的 , 实际上还在暗示后人对感性机能的研究应该存在着不同于实证科学的其他思路 。但是很显然 , 要一个人放弃他引以为荣的理性主义是极其困难的 , 所以即使康德本人 , 也不自觉地要利用他那个时代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原理对“不可分析”的先验审美机能进行说明 。这实际上已经由“不可分析”走向“可分析”(只不过是分析起来复杂一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就是这样做的 。一方面利用纯粹理性原理在“形式”上做文章 , 结果就是在“鉴赏判断”中“诸直观的机能……摄在概念的机能之下”;另一方面则利用实践理性原理在“内容”上做文章 , 结果是把审美机能的实践描述为所谓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深层语法结构上 ,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就是使关于审美机能的解释逐渐滑向了理性主义的解释框架 , 同时逐渐丧失了在诗性智慧语境中解释审美机能的逻辑可能 。
由此可知 , 在因为异常丰富而显得矛盾重重的康德美学中 , 为后人的阐释保留了两种可能的路向 , 如果后来的美学家能够充分注意到这两种可能之间的矛盾和张力 , 那当然是美学本身最大的幸运 。然而遗憾的是 , 在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极端扩张的“后康德美学”中 , 康德早期美学思想中“不可分析”的天才预想 , 必然要被理性的分析技术和科学的实证精神解构 , 或者是被驱逐到美学的边缘地带 。与这一条“不可分析”之路上行人的寥寥无几相比 , 在运用知识学与伦理学话语重建美学体系的大道上完全是另一番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在“审美机能可分析”或“美感无秘密”的道路上 , 有两个人最值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