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绝大多数高呼“人效管理”的企业,都掉入了四个陷阱( 二 )


当这种人效标准不清晰 , 人效管理就成为了编制分配 , 和以前的玩法没有任何区别 。变化在于 , HR们控制编制似乎有了“尚方宝剑” 。但以缺乏说服力的人效标准作为控制编制的理由 , 各个组织模块与人力资源职能之间必然产生更大的矛盾 。
现实中 , 正是因为人效管理的这种复杂性 , 不少企业在雄心勃勃地喊出人效口号后 , 又纷纷黯然退场 。原因很简单 , 人力资源部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回应老板的人效管理需求 , 造成了人力配置上的若干昏招 , 导致各个部门怨声载道 , 最后自然就是不了了之 。HR好像对老板有了交代——“您要抓人效 , 我已经做了呀 。”老板好像也无能为力——“人效好像很难抓起来 , 算了 , 缓一缓” 。
人效管理没有错 , 错在这些企业曲解了人效管理 。相当一部分不想改变的HR没有决心去读懂业务 , 只把人效当成了一个强管控权力或理由 , 自然没有心思去解这道难题 。
误区2:人效管理不是做龟缩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专业来说 , 人效无疑是个新事物 , 而对于未知的恐惧则是所有人的本能 。前几年 , 每当我提到人效或人效管理 , 企业里HR们反馈出奇一致——“我们干预不了人效指标 , 我们只能减少人员或人工成本 , 而对于收入利润等产出指标却无能为力” 。他们害怕这个自己驾驭不了的指标成为了反噬自己职业价值的“潘多拉魔盒” 。
人效是各类产出除以人力投入 , 是一个投产比概念 。从数学逻辑上看 , 要提高这个指标有两个途径:一是提升各类产出 , 二是降低人力投入 。所以 , 这部分HR们的观点似乎没错 。但如果回到生意的逻辑 , 人效是强调以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 , 人力投入和各类产出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关系 。这样看来 , 这部分HR“抓一头”的观点似乎就有些保守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 , 当他们抛出这类观点时 , 他们就已经与经营无关了 , 只能被锁死在后勤定位上了 。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极端假设 , 很容易就看出问题——难道把人数减到1个 , 人效就能变得最高吗?
其实 , 按照这种保守的思路发展 , 人力资源专业非但不会进步 , 还会出现倒退 , 就像是某些企业极度保守的财务部 。
某些企业僵化的财务部砍预算时基本只会问三句话:“第一 , 这件事做了是不是马上有回报?第二 , 这件事为什么要用供应商做 , 自己为什么不能做?第三 , 这件事过去不是已经做了吗 , 为什么还要做?”说白了 , 就是不管业务需要 , 任何成本费用都不想支出 , 一顿狂“砍” , 并把这样的姿态认为是尽职 。有意思的是 , 不少老板还很欣赏这样的财务部门 , 认为是帮自己守好了家业 。但殊不知 , 这样的财务部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当然 ,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力资源部 。成本费用要砍 , 但应该砍得有水平 , 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
不妨想想 , 人力资源部如果秉持保守思路 , 是不是也会进入这种路数?这样的职能部门 , 究竟是经营的发动机 , 还是经营的路障?在我的观察里 , 确实存在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为了追求一时的高人效(完成自己的KPI) , 非理性地“龟缩式”裁撤人员 , 导致团队被破坏 , 耽误了业务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