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脉脉点评,难入招聘( 二 )
在脉脉更新后的“职得去”版块中可以看到,主版块的点评区中,主要以正向、友好的评论为主,而带有明显情绪倾向的点评则被标注“该内容存在争议,请谨慎辨别” 。
初心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脉脉似乎依旧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
02 脉脉点评,难入招聘在领英关闭中国服务之前,脉脉和领英并称为中国两大职场社交平台,但在后面的发展中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脉脉以职场社交为主,主要为职场人士提供交流平台,而领英则从职场社交发展成一个招聘平台 。
如今,早期放下招聘业务主打社交的脉脉,想要通过求职点评回到做招聘平台的初衷 。然而,强社交的做法实际上在让脉脉远离招聘 。
与其早期竟品领英对比 。之前的财报显示,领英的业务中,招聘业务占到了将近80%,二广告和会员仅占到20%,招聘是领英主要的营收来源,但在脉脉上,招聘仅占到主营收的20% 。
领英能成为海外最大的招聘平台,最主要是重视人才库的建设,在领英上,通过大数据建立了覆盖全球的人才数据库,为会员、公司、职业等建立画像,招聘者可准确筛选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领英始终坚持实名社交,创始人里德·霍曼夫曾称匿名社交会毁掉会员对平台的信任,因此坚持会员实名并展示真实职业档案 。
在人才库这一点上,领英通过大数据画像,可以做到精准匹配,增加求职筛选的通过率,服务的是B端,也即帮助企业挖掘精英人才 。
而脉脉的职场点评服务的是C端,让求职者综合各方评价来挑选合适的岗位 。且不谈这种做法与大数据库相比,其准确性和匹配效率到底相差多少,就从评价出发,用户的点评是否能真实反应职位情况,也非常值得商榷 。
这就又要回到脉脉的社交属性上 。
虽然和领英一样,脉脉也为职场人士建立了人脉互动和信息分享的平台,但脉脉这几年出圈,都是因为其匿名板块频频曝光的“内幕” 。
互联网公司很多内幕消息都是从脉脉传出,小到薪酬、工作环境,大到社会舆论事件,脉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职场员工发声的平台 。此前的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阿里女员工性骚扰事件、各企业裁员风波等,都从脉脉发酵再流通全网 。
发声便利之余,不少谣言和情绪性的言论也从脉脉传出 。由于消息传播速度快,单方面匿名发布的信息又难辨真假,一不留神就会谣言满天飞,因此脉脉又被称为互联网PR们最害怕的平台 。
匿名属性方便了员工发泄情绪,但很难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脉脉上有很多骂公司、骂岗位的言论,它们可能是用户们一时的主观评价,但在其他用户眼里就会留下负面印象 。三言两语的主观评价,就能左右职场人士对公司、岗位的总体观感 。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脉脉并不是一个非常讨喜的平台 。从成立以来,脉脉就被以侵害名誉权为由,收到多家互联网公司的起诉,包括百度、B站、boss直聘、饿了么等,而且多以败诉告终 。当脉脉上充斥着各家互联网企业的负面信息,甚至为了保护言论自由而不惜站在企业对面,脉脉想发力招聘,似乎也很难获得企业的信任 。
据悉,脉脉为职场点评开了新的板块叫“职得去”,“职得去”有意和脉脉社区进行区分,公司点评下基本只展示正向的评论,对于情绪性的评价标注了“该内容存在争议,请谨慎辨别”,似乎是有意做一种正面形象宣传 。然而,正如前文所言,社区板块才是脉脉的重点,用户还是会从社区板块中形成对企业的印象 。加入“职得去”板块,在一个自由言论社区强行树立宣传板,也许只能在春招中哄骗一下应届生 。
推荐阅读
- 投稿|老兵基因:威马智能化时代的“命门”
- 投稿|外卖,还会让抖音「心动」吗?
- 投稿|正邦科技:周期股之殇
- 投稿|狂奔的达利园,路在何方?
- 投稿|停服、退款、等消息,罗布乐思或许比“元宇宙第一股”更尴尬
- 投稿|消费总时长超过手机的OTT,为何仍带不飞优爱腾?
- 投稿|2022,谁能扼住白酒周期的“咽喉”?
- 投稿|看短视频也要花钱了?
- 投稿|暴涨40亿,安徽金种子一卖封神
- 投稿|8000亿美金市场,大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