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瓜分奥斯卡、让步戛纳,Netflix缘何逐梦电影奖?( 二 )


直到今年2月22日,Netflix才与法国电影协会达成一项协定:Netflix将把每年在法国营收的4%投资到法国和欧洲电影的制作,其中法语片的投资数额不少于3000万欧元 。作为交换,原本36个月的院线窗口期降至15个月 。[5]
人们不禁疑惑,作为流媒体巨头的Netflix,为何要花这么大力气去争奖项?这些年来,为了提升自己在电影界所占的份额和话语权,Netflix又做了些什么?
争奖背后,苦心何在? 对于Netflix来说,耗费力气在电影节获奖,主要原因仍在于这是一家以内容为基石的流媒体公司,而要能证明其内容足够有价值,除了用户口碑外,最权威的莫过于获得主流电影奖项的专业认可 。
首先,对于做DVD租赁起家、前期又致力于提升流媒体服务体验的Netflix来说,内容一直是其早期发展的软肋 。由于自身不属于内容生产领域,其不得不向其他电影公司购买内容,高昂的版权费用、与供应商之间忽晴忽雨的合作关系,都使Netflix不堪重负 。
2013年,由大卫·芬奇执导的Netflix自制剧集《纸牌屋》大获成功(当年为其带来千万级的订阅用户增长),这令Netflix坚定道路,开始进行更多自制剧集和电影的尝试,努力打造“Netflix出品,必属精品”的名片 。
自此,Netflix在电影上的投资始终高居不下,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预算自制影片 。
要产出好的内容,不仅需要财力,同样要依靠人力 。《纸牌屋》的成功,除了其题材的选择、平台数据的支持等,好莱坞名导(大卫·芬奇)、名角(凯文·史派西)的加盟更是重中之重 。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无论商业上有多么成功,国际主流奖项的鼓励始终是来自行业内部的嘉奖,是对其作品艺术成就的肯定,对他们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这一点从迪士尼耗资千万为漫威出品的《黑豹》公关也能得到印证) 。
于是,为了招揽更多创作上的人才,也为了让他们更加心甘情愿地创作优质内容,Netflix不断向传统主流电影圈靠近 。2019年,Netflix加入美国电影协会(MPAA),成为好莱坞“六大”(包括迪士尼、华纳、环球、福克斯、派拉蒙、索尼)之外的第七名成员,并在迪士尼并购福克斯后成为新的“六大”之一 。[6]
也正是这一年,它在奥斯卡的提名数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井喷” 。
由此可见,奖项评选方面的表现不仅仅是内容质量的反映,更是Netflix在主流电影业融入程度的体现 。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并不把目光局限于美国,也并不满足于吸引行业现有的人才 。
考虑在Netflix的商业模式下,订阅用户是其主要营收来源,Netflix早早就开始了它的全球化战略,并在2017年就覆盖了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 。
根据圣三一大学商学院教授Louis Brennan的分析,每当Netflix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为自己铺平道路——与当地移动设备供应商、电信公司等建立伙伴关系,也致力于联系当地的制片厂和工作室,就生产具有本土特色并能推广全球(local-to-global)的内容达成合作 。[7]
以韩国市场为例,早在2017年,Netflix就发行了奉俊昊导演的《玉子》并将其推向戛纳主竞赛单元 。而此后无论是拿奖不断的电影《米纳里》,还是爆火的剧集《王国》《鱿鱼游戏》等,都是Netflix扶持本地电影行业并实现双赢的正面案例 。
Netflix|瓜分奥斯卡、让步戛纳,Netflix缘何逐梦电影奖?
文章图片

超过43万豆瓣用户标记了《鱿鱼游戏》,均分达到7.6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