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二 )


就像“日子好了,大家过年不一定非得吃饺子”一样,指望大档期票房能一直高增长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
这层逻辑,可以套到国内任何一个档期 。今年情人节当天,观影人次较2019年减少了400万,片子质量差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众多约会选择里,电影不过只是其中之一,绝不特别,比如电竞主题酒店的订单数就在当日大涨了70% 。说白了,靠消费惯性撑起来的大档期,壁垒不高,天花板也清晰可见 。
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因此这个春节档后值得反思的不只有票价,还有电影作为“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问题 。电影现在面对的核心受众,是以95后和00后为代表的Z世代,追求独特和新鲜感是这代人最大的消费特质,因此绝大多数潮流消费品,似乎都很难持续爆红两年以上 。
破除这种特指,就需要找准“日常定位” 。
以游戏为例,《王者荣耀》作为流量最高的手游已经火了五年以上 。其成功秘诀,不在于它创造了多么独特的游戏玩法,而是突破游戏本身,成为社交工具和社交货币,是跨越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一种媒介,很多人甚至养成了睡前打一把排位、周末和朋友约着五黑的机会,其他游戏再“好玩”,也无法满足这一日常需求 。
再比如在咖啡领域,星巴克进入中国二十余年,都没有让中国人养成喝咖啡的习惯,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它所强调的“第三空间”,仍然不具备日常性 。相比之下,瑞幸似乎更能抓住这一市场的间隙,其以数倍的速度构建起门店数量,在财务丑闻影响下依然不倒,这并非因为咖啡质量,而是倚仗于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成熟的配送系统,逐渐将喝咖啡“日常化”,进而让每天上班一杯咖啡,成为了许多白领的日常 。
这当然不仅体现在咖啡消费上,实际上,在大部分消费领域,很多产品都喜欢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但能在市场上坚持下来的,其实往往是具备一定“日常性”的 。
在电影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年均观影一两次的路人观众来说,看电影仍只是档期里一个有仪式感的选择,显然是不够稳定的 。随着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消费分流一定是大势所趋,除非能持续供应《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这样的爆款,否则逢年过节大家全往电影院里扎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少见 。
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文章图片

行业要是还指着大档期回血,日子必然会越来越难 。想要良性发展,留下的道路只有一条:摆脱大档期依赖症,培养起消费者的日常观影习惯,把过年过节才吃一顿的“饺子”,变成平时总吃的“大米饭” 。而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大片真的不要扎堆少数大档期了,一年52个周末,只有不到10个周末有高人气电影上映,又怎能指望观众像爱刷剧、玩手游一样,习惯上进电影院看电影呢?
大片扎堆背后,是认知的落后大片不要扎堆大档期,这其实和我们的“常识”有些违背 。
从2015年开始,一个春节假期容纳5-6部大片,已经成为了大众的共识 。这背后的逻辑很好理解,春节的时候大家有钱有闲,是理论上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有机会将票房收益最大化 。可实际情况却是,每一年都只能有1-2部两部电影独大,其余影片很难说实现了最好成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