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四 )


通过B端和C端两份调研,制片方能对所处的市场环境有相对充分的了解:是否适合选定了的档期?可能获得的排片规模与收益是怎么样的?是否有其他影片或者因素,可能会分流票房?整个行业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默契”,有意识地避让对手,从而减少同档期内大片撞车的情况 。
2005年,《世界大战》《蝙蝠侠:侠影之谜》和《神奇四侠》原本都定档美国独立日档期上映 。但在进行了市场调查之后,制片方们发现,派拉蒙的《世界大战》潜在市场反馈更好,于是华纳、福克斯都主动调整并根据数据选择了新档期,等到这三部影片上映后,都在首周取得了票房冠军,避免了三败俱伤 。即便有两部电影,没有选中最大的档期,但依然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
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文章图片

并且这些观察、调查所获得的经验,是可以不断累计的,能帮助片方了解自己,更早就选定更合适影片类型与风格的时间点,而不是盲目追随大档期 。在克劳利看来,漫威就做得非常好,当发现4月底前后更适合它们后,漫威很多重磅大片都选定在了这个相对冷门的时间,比如《美国队长3》和“复联”系列 。
国内与好莱坞市场这种差距,本质上是电影工业化成熟度不同带来的操作差异,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来解决,更像产业中的某种长期主义 。不过,着眼当下,有机会扭转的,在于我们对档期的认知 。
从国内公司盲目追逐大档期的行为来看,很多人做电影生意,完全还是卖货物的卖方思维——只要找到规模最大、人流量最大的集市,把货物摆在地上,都会有人来买单 。甚至有一些电影,为了赶档期,选择在后期上赶工,这时候电影质量已经不是摆在首要位置的问题了,这种思维模式的遗患不容小视 。
不过,电影是内容产业中难得的ToC买卖,因此,消费市场的反馈会更加快速;硬币的另一面,只要能转变观念,有益的变化也会更快发生 。
不妨类比同样ToC日用消费领域:这一领域,同一品类下可以存活着众多的品牌、各类不同的产品,不论是大品牌的不同产品线,还是小品牌的市场争夺,避开正面交锋、满足日常需求的“错位竞争”,早已是消费市场的默契准则 。即便某款大品牌、热门产品持续热销,其余产品也能通过功能、定价区分开来,从中获利 。
相比之下,电影“产品”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它的脆弱,也催生着机会 。电影行业也应当明白这一点 。
放在产业逻辑里,为影片找到合适的档期,而不是往档期里塞影片,这才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毕竟从历史来看,影片本就是先于档期而存在的 。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创了属于中国人的贺岁档,制霸内地市场十余年 。按照现在的档期观念,只包含了元旦小长假的岁末,显然不足以成为全年第一大档期,但是足够好的电影,却成功培养、塑造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
电影|电影不该是“过年饺子”,而是每天的大米饭
文章图片

在去年上影节期间的一场论坛上,有下游资深从业者指出,“现在的电影市场有点本末倒置档期和影片的关系了”,不再是影片定义档期、拉动需求,变成了需求推动供给、影片追赶档期,“观众从一个理性的因为优秀影片而观影的行为,转化为被迫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