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增收不增利,小牛电动如何迈过「第二道坎」( 三 )


文章图片

小牛电动单车收入|图源:小牛电动财报
这就不得不提到小牛电动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 。前有行业大佬雅迪、爱玛 , 后有互联网追兵哈啰、美团 , 小牛身处中间 , 压力不小 。
根据雅迪2021年半年报 , 雅迪电动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销量相加达到5717300辆 , 早在2020年全年销量就突破千万 。小牛刚破百万的年销量 , 在行业头部品牌面前 , 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在身后 , 小牛要面对的则是背靠互联网资本 , 势头迅猛的共享单车新势力 。
小牛电动创始人兼CIO胡依林曾表示 , 小牛从未把自己定位于高端 , 而是要做本田(Honda)那样的企业 , “让用户一提到两轮 , 就想到小牛 。”目前来看 , 小牛距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 。压力之下 , 在损失部分利润的情况下拓展产品线 , 冲击下沉市场 , 是大规模获客的必要措施 。
根据小牛电动官网 , 目前小牛的产品车型主打五款 。高端价位产品有NQI系列、MQI系列、UQI系列 , 2017年-2020年期间 , 小牛产品的均价一直维持在4000元以上 。最近两年他们开始推出低价产品 , 如价格在2000-3000元档位的电动踏板车GOVA系列和脚踏滑板车KQI系列 。
微型交通潮流带动了低价电动车热销 , 《经济学人》杂志曾撰文表示 , 数据显示城市通勤者正在从公共交通转向替代方案 , 众多因素正在引导通勤者使用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
投稿|增收不增利,小牛电动如何迈过「第二道坎」
文章图片

小牛电动KQI系列脚踏滑板车|图源:小牛官网
新的趋势 , 跟进的产品策略 , 很大程度上将继续让小牛保持稳定的增长节奏 , 公司也在财报中预计 , 2022年第一季度小牛电动的收入将在6.57亿元至7.12亿元之间 , 同比增长幅度为20%至30% , 预计2022年全年的销量将在150万至170万台之间 , 同比增长45%至64% 。
目前小牛电动的现金流状况还不错 , 流动资产总额接近19亿元 , 去年同期仅有15.5亿元 。手里的钱多了 , 能帮助小牛继续在产品研发、线下渠道拓展上发力 。
【投稿|增收不增利,小牛电动如何迈过「第二道坎」】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恐怕短期内并不容易改善 , 小牛在前有猛虎后有追兵的情况下 , 需要跑得更快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