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京东,越来越重( 三 )


有行业人士分析,京东物流缺的是外部订单,正好可以用德邦手里的流量加码 。京东物流还缺大件快递的配送能力,而“大件快递用德邦”是物流起家的德邦最拿手的业务之一,拥有德邦,京东物流能补齐短板,跟顺丰一决高下 。对于德邦来说,借助京东物流的快递网络,也能抛弃掉深入人心的扛大件形象,抓起电商小件 。
收购德邦不是唯一的动作,京东在物流方面的加码还有今年2月对达达集团的增持,以及对中国物流资产股权的收购 。
投稿|京东,越来越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未来,物流还将是京东的巨大引擎,但同时也是京东背上一个解不掉的重担 。京东物流CFO马越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说,京东物流会持续保持对并购机会的关注,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和标的,肯定会积极参与 。他透露,对于标的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能对京东物流现有网络能力提升有帮助的标的,二是更加关注技术方面的并购标的 。
物流带来的履约成本方面,依然控制在安全值之内 。财报中说,履约成本从2020年Q4的148亿元增长10.7%至2021年Q4的163亿元 。不过,2021年Q4履约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9%,而2020年同期为6.6%,进一步缩窄 。
从全年来看,2020年全年的履约成本为487亿元,2021年这项数字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1.3% 。而2021年全年履约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2%,2020年全年为6.5% 。
京东是家重资产公司,除了物流重,还有实体投入 。
财报显示,过去三年来,京东累计用于商品采购、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物流履约、员工薪酬福利、品牌商家扶持等实体经济相关投入总额超过2万亿元 。线下门店方面,京东有京东MALL、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等,数量上万 。
Q4的新变化是,京东工业有了新动态 。京东工业是2021年5月新注册的商标,财报中将其作用解释为:提高跨行业协作效率,促进产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目前,京东工业推出了工业供应链管理基础设施,包括企业配送中心、智能机柜和移动仓库,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200多家设施 。不难理解,京东工业也是京东布局的重资产之一,未来也将需要投入 。
抢用户、扩品类、强化新业务,京东的三大难题京东还差在哪里?
一是用户增长 。
对比阿里和拼多多,京东走到今天,才积累了5亿多年活跃用户,在外界看来,京东在用户方面的增长需要加把劲,还远远未到关键点 。
我们看一下京东5年来的用户积累 。2017年,京东年活用户达2.925亿,2018年微涨4.38%,勉强冲过3亿大关 。2019年达到3.62亿,增速明显扩大,但同时,京东卡在3亿档次整整两年 。
2020年的年活用户涨幅转高,来到4.719亿,2021年的最新数字终于5开头,为5.697亿,同比增长20.72% 。
投稿|京东,越来越重
文章图片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看来京东的用户增长还有很大空间 。拼多多的用户增长太快,将近9亿,很难再有迅猛的增长,阿里目前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对比之下,京东的5亿年度活跃用户,缺点是太慢,优点是还有故事可讲 。
二是扩充品类 。
一直以来,京东零售板块中靠3C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高客单价、需要运送时效的商品拉动,服饰、化妆品等轻量商品一直以来都是京东的弱项 。现如今,电商环境发生巨变,以往京东走自营,阿里走平台,二者分庭抗礼的局势被打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