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坛酸菜坑了两个巨头,中国泡面内斗30年( 三 )


为什么采用鸡肉做调味料?因为鸡肉的汤汁本身味道鲜美 , 将来投放到世界市场时也不会触犯其他国家的宗教和种族禁忌 。
“鸡味拉面”上市之初 , 安藤百福发起了免费试吃活动 , 一方面是造势营销 , 另一方面可以听取大众的意见和反馈 , 当时人们对这种加了热水会变形的“魔术面”充满好奇 , 纷纷打电话订购 。
市场对鸡味拉面的需求太大 , 批发商们兜里怀揣着四五万日元的现金守在工厂里 , 等待着产品出厂 。他们的卡车绕工厂排了一周 , 甚至一直排到了国道附近 。
安藤百福也顺势创立了日清食品株式会社 , 第一代“鸡味拉面”销量逐年陡增 , 销售额在1963年就达到了43亿日元 。
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也投入到方便面的生产中 , 1970年日本的方便面产量达到了36亿包!平均一个日本人一年吃掉30多包泡面 。
这样病毒式的传播速度 , 不是单靠伟大发明就能实现的 。时代给安藤百福提供的 , 不只是日本起飞的经济和扩大的消费量 , 还有铺就完成的基础设施 , 商业销售网络的成熟 , 以及开始播放电视节目和广告的NHK等媒体 。
借助这股潮流 , 方便面席卷日本 , 然后跨越国界来到韩国 , 依靠美国进入欧美 , 还根据欧美人使用刀叉的习惯 , 研制出更方便的杯装泡面 , 随后传到全世界 。
早在1970年 , 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就从日本引进了方便面生产技术设备 , 但工、农、商各方面不能对方便面工业发展有一个支撑 。就拿最简单的、方便面最主要的原料小麦来说 , 其品质直接关乎面条的口感 , 如果蛋白质含量低 , 做出的面条就容易断 , 含量太高了又会发硬 。中国农业技术不发达 , 小麦育种做得不好 , 品质都跟不上 , 又不能过多进口 , 做出的方便面饼口感比较差 。
更重要的是 , 当时中国并不具备日清在日本崛起时的那些时代条件 , 泡面对于普通大众仍然是遥远而未知的存在 。
直到追求工业化和效率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时 , 普及方便面的日子也就近了 。
03 引爆市场在希望的田野上 , 人们高歌猛进 , 绿皮火车满载着未来和希望 , 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 , 是特有的满足 。
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市场被引爆 , 也是源于一次火车之旅 。
1991年的一天 , 31岁的台湾青年魏应行来大陆创业失败 , 赔光了从台湾带来的1.5亿新台币 , 关闭了内蒙古的一个工厂 , 坐上了回北京的火车 。
车程长达18个小时 , 期间他泡了一碗从台湾带来的统一方便面 , 没想到引来了很多好奇的目光 , 大家对这种用热水一泡就能吃的面很眼馋 。
身处大潮涌起的时代 , 魏应行仿佛看到了当年安藤百福眼中的财富密码 , 他敏锐地觉察到:“大陆这么大 , 坐火车的人那么多 , 方便面的市场该有多大” 。
不久后 , 他带着800万美元再次来到大陆 , 在天津创立了一家公司 , 专门研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 , 后来就有了遍布全国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
相较于今麦郎诞生之初要求职工带资进厂 , 两次都带着巨资来大陆创业的魏应行是有家底的 , 当时魏应行兄弟四人共同经营从父亲那继承来的名为“顶新”的油坊 , 在台湾岛发展磕磕绊绊 , 就四处寻找机会 , 老四魏应行在大陆各省辗转奔波 , 做食用油生意没做下去 , 却意外发现了方便面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