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海底捞没变,可惜食客变了( 二 )


投稿|海底捞没变,可惜食客变了
文章图片

要知道,星巴克当年裁员,不少高管也都在列,甚至总部直接裁掉四分之一 。其结果之一,就是维持同样单店,星巴克从20人降低到14人 。
海底捞的“仁慈”,有一些理想主义化了 。股东是受伤的群体,他们承担了这种“仁慈”的代价 。
此外,原材料方面,海底捞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业内佼佼者,这本身是向上议价的优势 。但大范围关店后,采购规模会随之下降,议价能力或将受到影响 。
综合下来,缩店计划能在门店租金上有效,毕竟关店就可以迅速降低 。啄木鸟计划起到了“止损”作用,而单店经营效率上的优化,似乎了无踪迹 。
当然,不再流血也是好的 。如果缩店后轻装上阵的海底捞,能像星巴克一样,营收增长好转,走出泥潭依然可期 。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海底捞“服务一招鲜”,迎来乱拳打死老师傅去年6月中旬,海底捞安排了一场局部投资者交流会 。会上,市场关注的焦点都在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对逆势扩张痛定思痛的反思 。
但事实上,他另一条没引起太大注意的表态,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
那是关于海底捞口味一般的问题,张勇轻描淡写地表示:“口味不是太大问题,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 。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 。”
他会这么说,不难理解,毕竟海底捞是靠“标杆服务”闯出来的 。甚至现在,很多人选海底捞仍是奔着服务 。
如下图,截至2020年2月,因为“服务贴心”选择海底捞的用户占比接近40% 。
投稿|海底捞没变,可惜食客变了
文章图片

或许就是这样,给了张勇“服务一招鲜仍能吃遍天”的错觉 。
但就我们分析来看,疫情之后,那些促成海底捞成功的外部局限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疫情前,海底捞凭借极致服务、中高端定位,切中了80、85后核心用户群体的需求,所以即便味道不出色,也是其家庭聚餐、公司团建的不二之选 。
可疫情席卷时,这些核心用户群体都被按住了 。
据海底捞2021年11月的对外交流纪要:客流量疫情改变,家庭聚餐频次减少,使得海底捞一大特色能为小朋友和老人家提供服务无法发挥 。
疫情后经济形势严峻,这些家庭支柱的收入多少都受到了影响,看看裁员潮、收入缩水、房贷压力都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就知道了 。
也就是说,最吃海底捞服务特色的核心消费主力宝妈、奶爸群体,消费不动了 。
这在数据上也有印证,如下图2019-2020年,餐饮市场30岁以上的消费者群体,占比在降低 。
而整体消费主力,正转变为95后年轻群体 。海底捞的用户趋势也是如此 。
投稿|海底捞没变,可惜食客变了
文章图片

餐饮主力用户结构,近乎重构,那么,海底捞的特色还立得住吗?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带他去海底捞过生日 。”从去年到今年,网上开始流行这样的段子 。而这代表着新消费主力们,对海底捞引以为傲的“贴心服务”的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