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让乐华赚翻的虚拟偶像,用真人艺人征服“二次元”?

投稿|让乐华赚翻的虚拟偶像,用真人艺人征服“二次元”?
文章图片

文 | 锌刻度 , 作者 | 流星 , 编辑 | 陈邓新
继“元宇宙”之后 , “虚拟人”的概念开始逐步升温 。并且 , 与前者相比 , 发展历史更长、落地的“产品”更加丰富的虚拟人 , 从头到脚都似乎透露着一股更加“靠谱”的气息 。
而就在不久前 , 国内知名艺人经纪公司乐华娱乐提交了赴港上市申请书 , 在申请书中 , 旗下迅速窜红的虚拟女团A-SOUL表现令人瞩目 , 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乐华的泛娱乐业务 , 让这个板块的收入呈现出令人惊异的增幅 , 在A-SOUL最火热的2021年里 , 乐华的泛娱乐业务达到了3787万元 , 同比增长了接近80% , 毛利率更是达到了77.7% , 成绩相当不俗 。
不过 , 在乐华尝试用A-SOUL勾起资本市场兴趣之时 , 有些类似此前人们面对“元宇宙”时的那种疑惑情绪 , 也随着虚拟偶像的出圈开始蔓延开来——乐华的虚拟女团 , 和之前在冬奥会宣传活动上露面的虚拟歌手洛天依是什么关系?她们是AI吗?为什么感觉那么像真人?她们是事先配好音的吗?……
这些问题 , 也正中“虚拟人”概念的痛处——虽然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 , 但“虚拟人”在定义和概念涉及的范围大小等方面还有许多空缺之处 。
像是洛天依那样的虚拟歌手 , 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虚拟”人物 。而就像观众们轻易能够察觉到的那样 , 像是乐华运营的所谓虚拟偶像 , 其实是虚拟形象和真人扮演者紧密结合而成 , 更通俗来讲 , 两者的关系就像是出现在各种线下商业活动中的卡通吉祥物玩偶和玩偶皮套里面的工作人员那样 , 因此这类“虚拟人”也被观众戏称为“皮套人” 。
当然 , 虽然并非百分百的虚拟角色 , 但“皮套人”与观众们都默契地忽略了这一细节 , 维系着暧昧的“跨次元”关系 。而也是因为同时具备“虚拟”和“真实”两种属性 , “皮套人”作为“虚拟人”中颇有特色的一支 , 正在流行文化领域掀起不可小觑的热潮 。
虚拟偶像 , 会成为统治Z世代的“二次元王一博”?“皮套人” , 更准确的定义可以描述为“利用live2D模型或者3D模型在视频网站、直播网站等平台上进行各类活动的个人或者团体” 。
当然 , 还有一个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说法 , 即“最近很火的、出现在视频或者直播间里的动漫小人” , 不过 , 这样的描述因为并没有提及“这些动漫的虚拟形象背后是由真人操作的”这一事实 , 往往会造成一些误会 , 而最突出的误会 , 就是认为这些虚拟形象的背后是由AI控制的——显然人们对于当下AI技术的水平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
值得一提的是 , “皮套人”是一个舶来的概念 , 而关于这个概念的开山鼻祖究竟是谁 ,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 但从2016年开始活动的日本虚拟视频创作者绊爱 , 倒是被公认为是开启虚拟主播/偶像时代的先行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