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钱”洒向数据库,耐力比拼进行时

投稿|“热钱”洒向数据库,耐力比拼进行时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光锥智能,作者|刘雨琦
国产数据库行业,正在百花齐放 。
随着数据上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 。同时,随着信创的发展,国产替代的东风也给数据库带来新的机遇 。
诚然,机遇是巨大的,既有大量市场空间待挖掘,又顺应国家政策趋势,实属50年难遇 。但在光锥智能“数据库沙龙”上,多位数据库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大咖都表示,当下国产数据库的行业,仍有不少困难需要攻克 。
投稿|“热钱”洒向数据库,耐力比拼进行时
文章图片

原因之一是赛道选手的激增 。在过去的2021年,可能是20年来数据库领域创业最火热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数据库厂商有接近200家,还不算国外数据库产品 。借着Snowflake、Confluent等明星数据库公司上市,以及在信创风口国产替代的热潮下,各路投资机构都在加紧在数据库赛道布局,将热钱撒向了创业公司们 。
但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数据库厂商依然道阻且艰 。数据统计,2020年以Oracle为代表的国外厂商仍占据我国数据库市场80%以上份额,国内厂商仅占20% 。也就是说,蛋糕不大,分蛋糕的人却变多了 。
同时,资本和创业者的涌入,让整个国内数据库公司的竞争格局开始变的复杂 。“今天国产数据库的机会很好,但是厂商过多导致市场很卷 。”腾讯云数据库副总经理王义成判断 。
除了厂商过多,数据库赛道也进入了比拼耐力的阶段 。数据库作为基础软件产品,从第一行代码开发、到第一个版本推出、第一个客户落地、第一个商业场景落地,至少需要短则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周期,且这期间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力投入和试错成本,即便产品打磨好,找到自己的商业化道路,短时期内也较难实现盈利 。
MongoDB创立了13年后,在2020年财报中显示才基本达到收支平衡 。
【投稿|“热钱”洒向数据库,耐力比拼进行时】“资本是把双刃剑”,从2015年就开始关注国内外数据库项目的红点中国合伙人刘岚表示 。“从资本角度来看,都期望今天投的这家公司,明天就产生收入,这违背了企业的发展周期 。”
当热钱洒向创业公司,需要资本和创业者有更多的耐心,来经历这场洗涤 。
“这个市场需要一次大浪淘沙,经过市场竞争逐渐出现名次排序后,将进入更合理、更稳定的状态 。”王义成说道 。
“两条腿”走路,提升市场占有率整体来看,国内数据库未来3-5年发展处于爆发期 。今年,Gartner首次推出了数据库中国市场指南 。指南中预测,“到2025年,海外厂商在中国分析型数据库市场的份额将只剩30%,在中国交易型数据库市场也只剩50%左右 。”
如何提高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是国产替代下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通过梳理和访谈,光锥智能发现,大的方向其实只有两个:增量市场创新突破,存量市场下沉深挖 。
  • 通过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完善、细分领域的拓展,去挖掘数据库的增量市场 。
投稿|“热钱”洒向数据库,耐力比拼进行时

推荐阅读